【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7月27日訊】中共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共同圍堵之際,中南海內鬥日趨公開化,李克強最近不斷揭中共經濟老底,令習近平難堪。有評論說,習在黨內會議上一再要李「擺正位置」,兩人的路線之爭逐步發展為權力鬥爭,加速中共政權的分崩離析。
中國大陸接連遭受貿易戰、疫情、洪水的打擊,中共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李克強7月23日在國務院會議上,再次披露中共財政和經濟的真實窘境,宣布中央及各級政府非急需開支要減少50%以上,令外界震驚。
李克強還強調,在經濟下行和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各級政府「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花」。
外界認為,李克強最近頻頻揭中共經濟底牌,等於戳破了習近平的所謂「小康計劃」泡沫,這令習十分難堪。
悉尼科技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馮崇義教授向大紀元表示,其實習李之間的矛盾,從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之後就已經公開化了。兩人一有解釋會議,就「互相我一拳你一腳,互相不買賬」。
在李克強頻頻指出中共經濟陷入困境之際,7月21日,隱身多日的習近平首次露面就在北京召開了企業家座談會,大談中共經濟情況。
習近平還提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說法,經濟學者指出,這其實就是變相的「閉關鎖國」。
然而,蹊蹺的是,汪洋、韓正都出席了會議,但主管經濟的李克強卻罕見沒有出席。不少評論人士認為,這表明習李二人在經濟問題上出現了嚴重分歧。
馮崇義表示:「按照中共體制內分工,具體經濟事務應該都是總理的工作範圍,由總理來具體操作。但現在金融問題全部是歸副總理劉鶴管,具體工作訂的工業指標及一些指標的編製,是由副總理胡春華還有其他人來分攤,沒有李克強的份兒。」
大陸獨立媒體評論人吳特也認為,習李一度被很多人看作是政治盟友,但習近平已經大權獨攬,李克強傾向於市場化的經濟思路與習不符,兩人的路線之爭已經開始逐步發展為權力鬥爭。
外界也注意到習李之間的矛盾在加深。之前,李克強為推動中國就業和經濟,極力提倡「小攤經濟」,但不久就遭當局叫停,理由是有損「國家形象」。而習近平為展現所謂「大國形象」,在海外「大撒幣」,也遭到李克強不點名的批評。
李克強在7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批評一些地方政府浪費資源,並強調「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做事要量力而行。」被認為是暗諷習的對外政策。
對於習李之間的爭端,自由亞洲《夜話中南海》專欄評論說,事實上,習近平當上總書記之後,在黨內會議上一再要求李克強「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文章稱,習近平是馬列主義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李克強是經濟學博士,所以習被安排為總書記接班人,李則被安排了總理接班人。
從二人進入中央委員會的時間來看,習近平相對於李克強是「後來居上」,但比較一下二人的政壇履歷,李克強擔任正省部級職務的時間較習長了七年;李進中委的時間比習早了一屆。如果不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落選中委後轉任全國人大常委,李擔任中央委員的資歷應該比習要早整整十年。
文章表示,這些李克強當年被中共高層看在眼裡的所謂「比選優勢」,自然會令習對其心生防範,習掌權後,逐漸將李邊緣化。
目前,中共正面臨史上最大挑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3日代表美國發出「滅共檄文」,並呼籲全球盟友組建新民主聯盟,共同反抗中國的「新暴政」。可以預料中共將在國際上被全面孤立。來自外部的巨大壓力也必然引發中共內部激烈震盪。
吳特分析,未來一旦出現變局,估計習李會各自做出不同行動,加速中共政權的分崩離析。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鏈接:李克強再爆經濟內幕 政府開支要減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