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簽證戰後 美終止敏感科技出口香港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6月30日訊】在「港版國安法」通過前夕,美中兩國從互祭簽證限制升級到出口管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週一發表聲明,終止源自美國的軍備設施出口香港,並將進一步採取措施,限制美國軍民兩用科技出口香港。

如果沒有意外,中國即將在7月1日、也就是香港主權轉移二十三週年的當天,通過「港版國安法」。北京自行立法、對香港高度自治的侵蝕程度,以及香港民主派人士是否將面臨法律溯及既往的全面清算與大抓捕,都讓外界擔憂。

蓬佩奧在「港版國安法」通過前夕,搶先出擊。他在書面聲明中指出,美國過去可以出口香港的軍備設施,從週一開始宣告終止,美國還將採取相關措施,對香港和中國一視同仁,管制軍民兩用的敏感科技出口香港。他說,這全是因為中國把香港變成「一國一制」,美國迫不得已採取行動,「我們不能冒險,讓這些攸關美國國家安全的技術,落入動用一切手段維持中共專政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手中。」

過去,因為在「一國兩制」下,美國對香港有不同於中國的特殊貿易對待,中國藉由香港這個白手套,可以取得美國先進且敏感的科技。

而蓬佩奧今天的聲明,形同美國進一步認定香港的「一國兩制」終結。

事實上,美國上週已經展開預防性制裁措施。在行政部門,由國務卿蓬佩奧6月26日宣布,針對損害香港自治、人權與基本自由的中國前任與現任官員,美國將實施簽證限制,官員家屬也可能受到相關制裁。

彭博社(Bloomberg)引述未具名國務院官員的話報道,受影響的中國官員不超過十個人。

而在蓬佩奧採取這一行動之前,美國國會聯邦參議院6月25日則展現出罕有的跨黨派合作與高效率,通過 《香港自治法案》和涉港決議案,譴責中國推動「港版國安法」的立法,並將針對中方有關人員、實體和金融機構執行制裁。

有「戰狼外交官」稱號的趙立堅週一出面回擊,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中方祭出對等反制措施。

他說:針對美方上述錯誤行徑,中方決定對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方人員,實施簽證限制,有法案也是「廢紙一張」。

趙立堅對他口中所謂的「一張廢紙」大動肝火,而當外媒追問相關細節時,趙立堅僅強調這是新措施,沒有點名誰是表現惡劣的美方人員,僅說「有關人員心知肚明」。

假把式?北京放話香港與台灣是紅線恐影響貿易協定

7月1日「港版國安法」通過前,美中除了檯面上的各种放話,祭出制裁措施的你來我往,北京還透過《華爾街日報》放話指出,香港和台灣議題一樣,都是北京的紅線。不具名的北京官員透露,華盛頓若持續施壓,跨越北京的紅線,這可能會危及美中第一階段經貿協定、尤其是中國承諾的美國農產品採購。

事實上,早在美中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定後,大宗商品交易與貿易業內人士就明白指出,中國要在今年內兌現承諾的採購數量「極不可能」,因為數字「太過驚人」。

依據美中第一階段經貿協定,在從今年二月開始的一年內,中國承諾,將在2017年的對美採購基礎上,增加採購767億美元的美國各類產品及服務,第二年加購1233億美元。

除了承諾採購的大餅畫得太大,中國放話威脅,也不是什麼新招數,早在過去就對各國使出。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庄嘉穎研究中國官方「殺雞儆猴」的戰術。他週一在美國智庫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華盛頓辦公室主辦的一場視頻研討會上就指出,「中國式威脅」,遠一點的有挪威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已故的劉曉波後,中國曾拿挪威鮭魚出氣,但最終開放進口;近期則有美國職籃(NBA)高管發言挺香港反送中運動後,中國官方媒體一度禁播NBA賽事,但沒多久又恢復。

他在回答自由亞洲電台提問時指出,北京常針對外國政府做了所謂「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制裁第三方,多集中在商業活動往來上,但久而久之,效應正在遞減,且叫囂多過真咬人。

然而,在「港版國安法」議題上,像是港幣的發行銀行之一、香港上海滙豐銀行(HSBC)已經表態,支持北京的作法,庄嘉穎並不意外,但也有一些提醒。

「HSBC是一個特例,雖然是英國銀行,但主要業務在亞洲、尤其是香港……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多數商業決定都是看眼前的、短期的(利益),但我們要記得,這一屆的中國政府在民族主義上有特別強烈的觀點,但這仍有可能隨時間改變,而中國的龐大市場一直都會在,商業決定有沒有長遠的眼光,我覺得是很重要的。」庄嘉穎說。

蓬佩奧:自由是無法妥協的

北京認定美國制裁香港大刀揮下,美國商業界在香港的利益也會受傷。

蓬佩奧上週則已打預防針指出,他知道對在中國賺錢的商業界來說,要對中共政權挺直腰桿並不容易,但「自由與威權之間是無法妥協的」,沒有人希望世界的未來由中共來塑造。

他當時預告,美國在與歐洲共組形同「跨大西洋抗中聯盟」的陣線後,美歐的中國議題對話機制在本週就會有行動。

香港議題涉及歐美各國在亞洲的核心利益,東方之珠會不會真成為中國對抗西方民主陣營、不惜玉石俱焚「攬抄」的犧牲品,答案即將揭曉。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責任編輯:何雅婷)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