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也能貸款?中共政策大漏洞 銀行股東套現26億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6月27日訊】中共政權陷入危機,社會各種奇葩怪相頻出,農家子弟被有權勢者冒名頂替上大學,引發輿論憤怒。在中共體制下,這類冒名頂替的做法不僅出現在教育領域,在中國金融領域同樣屢見不鮮。河北一家村鎮銀行股東藉助中共農村金融政策的漏洞,以當地村民名義進行貸款,其中包括已經死去的村民,三年之中套取26億元資金。

《上海證券報》6月26日報道,兩年前的夏天,河北晉州恆升村鎮銀行發現,當地一個村落十幾位在銀行貸款的村民,對自己借錢一事毫不知情。其中有幾名已經去世的村民,死後還從銀行「貸」了幾十萬元。銀行工作人員隨即報警。

近日,陸媒在法院對這起騙取銀行資金的刑事判決書中了解到更多細節。該案中至少數百人被冒名貸款

天眼查信息顯示,在2013年晉州恆升村鎮銀行發起成立時,溫州甌海農商行持有其40%的股權,為其名義上的第一大股東,趙某是幾個自然人股東之一,其持股5%。

2008年,中共銀監會出台《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戶聯保貸款指引》,規定以家庭為單位,四戶互保,無需抵押,每戶可貸款幾十萬不等,被稱為「四戶聯保貸」。

據悉,趙某看到中共這種貸款政策的漏洞,於是安排人手在網上蒐集了一批晉州地區的身分證號,安排銀行員工通過銀行聯查系統查出這些人的姓名、住址、照片等詳細信息,手機拍照後,用PS軟件進行修改。就連趙某本人事後都分不清楚,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在三年的時間裡,趙某從晉州恆升村鎮銀行套取26億元資金。其中,15.6億元用於還本付息;另外2.4億餘元用於生產經營活動(1.166億元用於河北省體育局宿舍舊城改造項目,1.3億元用於購買一家房地產公司100%股權);剩餘8億元用來購置個人購買房產、車輛,以及買賣證券。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分析,中共銀監會以聯保成員之間相互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代替抵押物要求,使一些不具有合格抵押物的資金需求者有機會獲得銀行貸款,聯保貸款被視做一種信貸創新在一些地區和金融機構中獲得快速發展。但是,與聯保貸款有關的風險事件也不斷出現,例如,2012年以來不斷爆發風險的鋼貿融資,就是打著聯保貸款的旗號;一些地區的聯保成員接連「跑路」,互保鏈條成為風險傳遞鏈條。

(轉自希望之聲/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