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世上有一種人 專記人之惡(圖)

康熙的《庭訓格言》是對諸皇子的教誨,由雍正追述、整理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條,內容豐富,其中不乏智慧圓明、道理深遠的警句。以下是康熙在庭訓中關於妒嫉心的談話:

庭訓格言》是對諸皇子的教誨。(公有領域)

[訓曰]

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此皆自己實受用處。若夫忌人之成,樂人之敗,何與人事?徒自壞心術耳。古語云:「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翻譯]

大凡人持身處世,應當心存寬恕。見到人有得意的事情,便應當心生歡喜,為他高興。見到別人有失意的事情,便應當心生憐憫。其實這種心態對自己也很有好處。如果一個人只知道妒嫉別人的成功,樂於見到別人失敗,這有甚麼益處呢?只是自己心術壞而已。古語說:「見到別人得到,就如同自己得到。見到別人失去,就如同自己失去。」如果這樣存心,上天一定會護佑這樣的人。

[訓曰]

世上人心不一。有一種人,不記人之善,專記人之惡。視人有醜事惡事,轉以為快樂,如自得奇物者。然此等幸災樂禍之人,不知其心之何以生而怪異如是也。汝等當此為戒。

[翻譯]

世上的人心都不一樣。有一種人,不記人的好處,專記人的壞處。如果人家有醜事惡事,就變得很快樂,如同自己得到了珍奇的物品。然而這樣的幸災樂禍的人,不知道他的心怎麼生得這樣的怪異。你們應當以此為戒。

與人相處,因為他人在某些方面超過了自己,便耿耿於懷,心理失去了平衡,有甚者因妒嫉而生惡念行惡事來構陷謀害他人。因妒嫉而生的後果是嚴重的,害人害己,迫害他人的同時也註定了自己的下場。古人常說,「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別人得到的,而自己沒有得到,不必因此介懷而憤憤不平,努力的修養品德,多行善事,必有善報,何必為了個人利益的得失而心難平、行惡事呢。

《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他人有了喜慶的事情,不可有妒嫉之心;他人有了禍患,不可有幸災樂禍之心。以史為鑑,妒嫉之心不可不去,因為以妒嫉而生的惡果是很大的,越是位高權重的人,他因妒嫉之心行事所導致的惡果越大,造成的影響越惡劣,害人終害己,這種人的下場也是顯而易見的。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莉)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