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3月09日訊】時間我們看不到,摸不著,但是我們卻分分鐘能夠感受到它的存在。我們離不開時間,但是又不知道時間是從哪裡來?向何處去?
時間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那麼多的宇宙學家重視研究時間?有人說時間就像流水一樣,滴滴答答慢慢流淌。在這一秒鐘裡你能夠走出1.2米;菲爾普斯能游出2.3米;博爾特能跑出12米;北美X-15火箭動力飛機能飛出2020米;國際空間站飛行了7743米;地球繞著太陽飛行了30公里;太陽系繞著銀河系飛行了216公里;銀河系朝著仙女座星系飛行了550公里;光飛行了300000公里……
有人反駁說,這些速度,大部分我都感覺不到,我只能感覺到跟自己有關的時間軸。時間軸穿越的世界,就是命運,構成了我們整個世界。有人說,時間塞滿了一切。整個世界都運行在一個時間框架裡。這種對時間的看法跟牛頓一樣,這就是牛頓的絕對時間論。牛頓早就說過時間軸:時間是宇宙一個基本結構。就是一個單向的維度。
更多人對時間的感受可能更主觀,更個體化,康德說過:時間只是一種意識上的概念,是一種人為規定的有先後次序的規則。博爾赫斯寫過:時間是組成我的物質,是一條載著我向前的河流,可我就是這條河流。時間是一頭吞噬我的老虎,可我就是這隻老虎。時間是一團把我燒成灰燼的火焰,可我就是這團火焰。以上這些人對時間的所思所想,都是來自直觀感受,基於常識的判斷,但在當代物理學界眼裡,這些認識都是錯的。
宇宙的構成有洪觀宇宙也有微觀宇宙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位優秀的科學家,是人們公認的,對宇宙和時間的認識與解讀好像到目前為止是人們公認最權威的:一個是愛因斯坦,一個是英國科學家霍金。那麼這兩個科學家把浩瀚宇宙天體世界的無量無計的空間和時間研究盡致了嗎?不過我們先來看看他們現有的認識吧:愛因斯坦和霍金之間的認識也是有差別的,愛因斯坦開創了一種認識宇宙、空間和時間的理論,而霍金一生的努力是在論證和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霍金寫了一本有名的著作《時間簡史》,向人們介紹了宇宙的構成和對時間的思考。他本人並沒有提出明確的結論,回答時間到底是什麼?愛因斯坦對宇宙,空間,時間的理論,如果我們用一句話來描述的話,他所說的就是宇宙的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不能分開討論的,而是必須放到一起來討論。
目前人類所知道的世界是一個四維空間的世界,也就是三維空間狀態再加上一個時間的走向。我們用一個生活裡的場景來做討論:比如我們在一個遊覽勝地拍攝照片,真實地再現了這個地方的風景,我們人也在其中,這個照片你今天看是這個樣子,明天看還是這個樣子,再過 100年仍不會有變化。也就是說,這個照片裡的所有的東西不會變,比如說是早晨照的,那就永遠是早晨的陽光。如果是人年輕的時候拍照的,那就永遠是年輕的樣子。在照片裡沒有時間的變化。
但是當我們站在這個風景地,一直在這佇立著的時候,時間就存在了。每一天太陽起太陽落,我們就知道這是一天過去了。時間在這個景物裡已經發生變化了。如果是一年,它有四季,仍然會發生變化,而且我們人也在變衰老。也就是說,當我們在人類這個空間的時候,站在這個風景地的時候,我們就和時間同在了。
我們知道,宇宙的構成:它有洪觀的宇宙,也有微觀的宇宙。而霍金所有的研究,全部是在局限世界裡的空間狀態去對空間和時間做探討。他沒有去研究洪觀至微觀世界裡的所有空間的構成和時間的狀態,以及各種各樣的物質存在的規律。
現代的科學發展已經驗證了愛因斯坦理論的正確。那就是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的時候,所觀測到的紅移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在看到很多遙遠的天體和星系的時候,做了一些標記。等過一段時間後,再去看這些天體和星系的時候,發現它們出現了一種狀態:它們距離我們所在地球的位置變得遙遠了,已經開始遠離我們,向更遙遠的宇宙空間飛去。
這樣一種觀測結果表明,我們人類所存在的這個空間,這個宇宙,它是一個不斷向外擴散的狀態。如果是一個擴散狀態的時候,那麼它必然有一個開始。開始的時候就一定是從龐大天體收回到一個質量很密集的粒子,最終回到愛因斯坦理論的奇點上。宇宙和時空產生的時候,那樣一個最初始的階段。在這之前沒有宇宙,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也就是說,宇宙大爆炸確實存在,愛因斯坦對宇宙、空間和時間的認識的理論是比較正確的。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空中,無論是我們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還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時間不會因為我們的來去而消失和改變,它就存在那裡,是獨立於我們人的生命之外而存在的。
在我們這個世界裡,所有的生命,它的生命歷程都是由時間構成的,生命的本身是物質的,但它由生到滅的過程,卻是由時間構成的。無論是人,還是自然界裡的動物,以及植物。那麼我們這個世界,除了人、動物和植物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的生命呢?我們知道,所有的生命一定和時間有關,生命的生長與消亡都離不開時間。我們的生命是由細胞構成的。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命也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包括動物和植物。
那麼,這個構成生命的最小粒子——細胞,它本身是不是生命呢?生命的來源:是宇宙中各種物質相互運動下自然產生的,經過成住的生長、繁衍、壞滅的循環往復過程。人類也是經過生老病死的循環過程。據釋迦佛說:一粒沙裡含三千大千世界。根據這個學說推理:所有構成生命的最小粒子——細胞,不也同樣是生命嗎?
不僅如此,現代的科學、醫學研究發現,細胞不僅是有那樣一種生命的狀態,它還有它的社會組織結構形式,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功能,擔負著不同的職能。不同的細胞聚集在一起,構成不同的人體器官。而器官的存在,就有它特殊的功能,已經不是每一個單純細胞所具有的功能了。
從洪觀到微觀無量無計的世界也都有類似人類能看到的:地球與星球、星球與星球之間的關係
我們看到目前人類對時間的探求,始終圍繞著霍金的指揮棒在轉,而霍金所關注的只是這個世界空間狀態裡的洪觀中有限世界的研究。從洪觀到微觀無量無計的世界也都有類似人類能看到的:地球與星球、星球與星球之間的關係。
如果細胞是生命,細胞也一定有細胞的時間和空間。因為我們知道生命它只能存在於時空之中,不可能存在於我們剛才討論過的二維畫面裡。在那裡一切都是靜止不變的,而生命才是有生長和消亡的狀態。
其實時間——這個宇宙間的巨大龐雜之物,對人類來說永遠都可能是個謎,因為從洪觀到微觀,不同的宇宙空間有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體世界也有不同的時間。人類有人類空間的時間,銀河系有銀河系的空間的時間,浩瀚天體宇宙的不同空間中的不同時間,無量無計,層層層層……
(轉自希望之聲/責任編輯:葉萍)(原標題:從科學家到黎民百姓都渴望揭示的宇宙謎團:時間究竟是什麼?人類是否永遠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