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小行星被撞成「高爾夫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2月29日訊】漫遊在太空中的小行星大小形狀總是各異的,一項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和世界各地21個研究機構合作的研究發現,一顆小行星上面有如此多隕石坑,看起來就像個「高爾夫球」。

這是最早於1802年被發現的、以希臘智慧之神命名的小行星帕拉斯(Pallas),它是小行星帶內第三大天體,有月球七分之一大。根據數百年的觀測,天文學家意識到它的軌道和小行星帶內大部分同伴相比,傾斜得很厲害。

10%的面積都是隕石坑

這份14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的研究,通過整理從2017年到2019年拍攝的帕拉斯自轉過程中各個側面的照片,首次構建出這顆小行星的三維圖像。人們第一次看到原來這顆小行星上面隕石坑數量如此之多。

研究者估計,可能就是因為帕拉斯軌道傾角很大,導致它被撞的幾率很大,而且每次撞擊的衝擊力大約是在同一平面軌道間物體撞擊衝擊力的四倍。

研究負責人、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博士後馬賽特(MichaëlMarsset)說:「從這些圖片來看,我們認為帕拉斯是小行星帶內我們所知的隕石坑最多的天體。這就像發現了一個新世界。」

研究人員發現,上面有36個直徑超過30公里的隕石坑。這個規模相當於地球上造成恐龍滅絕的那次撞擊留下的隕石坑直徑的五分之一。帕拉斯地表至少10%的面積被各種隕石坑覆蓋。研究人員稱,這展示著帕拉斯「動盪的撞擊歷史」。

巨大的盆地和碎石尾巴

研究人員發現帕拉斯赤道附近有一個約400公里寬的巨大盆地。

研究組使用電腦模擬計算後認為,這是17億年前與一個直徑20~40公里天體撞擊的結果,並導致帕拉斯上的大量碎石彈射到太空中,跟在帕拉斯後面一起繞行太陽,與觀測到的碎石帶相符。

合作研究員查爾斯大學天文研究所(Astronomical Institute of Charles University)的布羅茲(MiroslavBrož)說:「赤道盆地很可能與現在的帕拉斯碎石家族相關。」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