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北大方正破產 中共校企戰略失敗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2月22日訊】大陸名校企北大方正日前宣布破產重組,引發外界對中共推行的高校企業經濟戰略的議論。高校企業是國企,充分享受著國家的資金優勢,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但現在卻幾乎全部虧損甚至破產。其中的原因何在? 我們來看專家的分析。

2月18號,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旗下上市公司方正證券、方正科技、中國高科、北大醫藥等同時發表公告,聲稱他們的債權人北京銀行,向北京第一中級法院申請對方正集團進行破產重組。

方正集團是北京大學1986年投資創建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這已有30多年歷史,資產總額過3000億。這家背著名校、高科技符號的企業,業務領域涵蓋信息產業、醫療醫藥、房地產、金融、大宗商品貿易等多個領域。

高校企業是中共政府近30年來力推的重要經濟戰略, 除了北大方正集團、清華控股、還有上海交大成立的上海交大產業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成立的武漢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同濟大學成立的同濟創新創業控股有限公司等。

中共喉舌新華社報導稱,清華控股助力累計轉化56項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實現了62項重大技術突破,推動實施3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項目轉化等。

大陸經濟學者、北京師範大學MBA導師段邵譯:「我們中國為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證明公有制的優越性,一般來說它不會輕易讓國有企業死去,給國有企業特別的待遇,它們基本上是免費使用國家的資源,首先國有企業的土地原來都是劃撥土地,它是沒有成本的,第二它的資本金是沒有利息的,第三,國家的很多政府採購它都會優先傾向國有企業。」

但幾乎所有高校企業都自稱虧損。清華紫光的資產負債率高達91.86%。

公開資料顯示,方正集團有息負債達1600億元人民幣。

去年12月2號,方正集團發生債務違約,引爆了方正的資金鏈危機。

那麼為什麼這種享盡國家資源優勢的高校企業,會出現鉅額虧損甚至破產呢?

段邵譯:「國有企業做好了是偶然的,做不好是必然的。因為每個人都在花別人的錢幹別人的事,所以既不講效果又不講節約,只講他自己得到了好處沒有;企業做不做好是沒有關係的,重要的是讓國資委的領導開心,讓國資委的領導有好處,而國資委的領導反正也不是自己的企業,企業做垮了也沒有關係。」

2017年6月16號,中共紀委官網公布了對14所高校巡視的反饋情況,聲稱絕大多都存在管理混亂、權力尋租等問題。並且沒有任何一家校企,在其所標榜的技術領域中闖出名堂。

這些學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其中北大問題尤為突出。

2003年方正集團的改制時,就有19億國有資產流失。

據報導,中共高官前中共統戰部部長令計畫和前中共紀委書記賀國強的兒子都深涉北大方正貪腐窩案。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建國指出,中共這種依靠貪腐推動的經濟模式不可持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建國:「不管你是要拉項目還是到市場上做生意,要經過各式各樣的管制部門,而這種權利的管制就是尋租的地方,所以賄賂是進入市場的通行證,沒有賄賂休想進入市場,一切資源都不可能,那麼貪污就成了官員支持改革、推動經濟的動力。」

王建國指出,正是這種以貪腐作為原動力的經濟模式,造成國家資本轉化成權貴資本,老百姓才變得貧窮,失去人權,失去民權,中華民族子孫賴以生存的環境才能輕易的遭到破壞。

採訪編輯/劉惠/周天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