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為何要勤洗手?醫生的回答讓人訝異(組圖)

武漢肺炎疫情不斷擴散,人心惶惶,除了戴口罩之外,專家們一直強調「勤洗手」,這是什麼原因呢?醫生的回答讓人訝異。

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的道理,其實很多情況下應該是「病從手入」。為什麼要養成一個良好的洗手習慣呢?醫生們指出,我們的每隻手上可能沾染上40萬多個微生物,包括各種致病細菌、真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許多常見的傳染病,例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急性腹瀉、寄生蟲病、皮膚感染、皮膚癬症、沙眼、結膜炎等,都可以經由受汙染的手接觸嘴、鼻和眼睛而感染。

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可以救命

早在2011年,英國的一項研究就發現,習慣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人,比那些經常用消毒紙巾擦手或用消毒噴劑替代洗手的人,罹患各種感染性疾病的風險要低60%以上,這些感染性疾病主要為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全球約有350萬名兒童因肺炎或腹瀉無法活到5歲,如果能夠幫助他們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全球因為呼吸疾病死亡的兒童會下降25%;而死於消化道感染的兒童會下降50%。由此可見,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可能挽救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不過,不僅是孩子,就是在成年人當中,能夠掌握正確洗手方法的人也不多。還有不少人,因為自己習慣的原因或場合等問題,養成了以擦濕紙巾代替洗手,或用消毒噴劑代替洗手的習慣,但這些都不是保持手部清潔的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是預防經手傳播疾病的有效方法。

一定要徹底洗手的場合

觸摸過公共物件,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後一定要洗手。(pixabay)

什麼時候應該洗手?請注意,以下時間和場合是一定要徹底洗手的。

1、吃東西以前,不僅在吃正餐前,而且也要在吃零食之前。

2、上完廁所後,無論是上小號還是大號,都應該要充分洗手。

3、去過人群密集處後,或做完工作後,或者下班回家之後。

4、去過醫院或診所之後,或者接觸過、護理過病人以後。

5、接觸過錢幣之後,或接觸過各類電子設備以後。

6、觸摸過公共物件,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後。

7、為幼童或病人更換尿片後,及處理被汙染的物件後。

8、在接觸眼、鼻及口之前。

9、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汙染時,例如打噴嚏或咳嗽後。

正確的洗手7字訣

洗手看似簡單,其實也是很有學問的。「濕、搓、沖、捧、擦」的口訣大家都耳熟能詳,大約需要洗40~60秒,但許多人都沒有正確洗手,對於防疫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臺灣吳書毅醫師指出,洗手時可以掌握「內、外、夾、弓、大、立、腕」7字口訣,並確實搓洗乾淨、擦乾,就能降低病菌傳染的機會。

1、內:將雙手手心互相搓洗。

2、外:仔細搓洗手背。

3、夾:十指交錯仔細搓洗指縫。

4、弓:手指微微弓起,讓手指背與手心互相搓揉。

5、大:別忽略搓洗大拇指與虎口處。

6、立:指尖容易藏汙納垢,可與手心互相搓揉。

7、腕:手腕處若有手錶、飾品可先取下,洗手時連手腕一併搓洗。

此外,要想預防疾病,還應該做到以下3件事。

1、洗手的時候,必須一直使用流動的乾淨水。

2、每次洗手的時間,不應少於20秒。

3、洗手的時候,必須用到肥皂、香皂或洗手液等清潔用品,洗完手應採取衛生的乾手方式。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李曉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