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古代緙絲技法 宜蘭傳藝看得見玩的到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2月18日訊】從公元7世紀中葉就有的「緙絲」,今年被台灣文化部公告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項目。而台灣緙絲工藝家黃蘭葉,被列為這項工藝的保存者,目前她在宜蘭傳統藝術中心,開設DIY教室,讓民眾體驗織布的樂趣。

織布機「跨郎跨郎」,來來回回不斷的穿梭,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來,不分年齡,都可以一起體驗織布的樂趣,這裡是宜蘭傳藝中心工藝家黃蘭葉工作團隊的「緙絲教室」。

小朋友:「就是要手腳並用,然後就是頭腦要清楚,要讓哪一手哪一腳,那你學會了沒?應該吧。」

遊客:「因為你有在用腦,你手腳都在並用,我八十二歲,(你有做過平織嗎),沒有,我有做過車繡,手工的車繡,(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跟平織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其實概念上都是一樣,因為那時候花樣也是我自己設計的。」

「緙絲」源自中國古老的織布技法,應該很多人沒看過,所以黃蘭葉老師才會遠從台中來到宜蘭推廣,開設DIY教室,不定期到這邊來授課。

黃蘭葉兒子李誌峰:「緙絲這技術遠至唐代,但是這技術可能更早之前就有存在過,可是唐代開始有文獻記載,從當時開始字畫或書法,在清代的時候開始做我們的龍袍、皇袍在使用的技術。最大特色是通經斷緯,跟一般織布那個通經通緯並不一樣。」

從七世紀就有的「緙絲」,要到1970年代日本來台尋求代工,才讓這項傳統工藝在台灣復甦,而黃蘭葉老師也在40多年職業生涯中,努力讓日本綴織本土化。

黃蘭葉兒子李誌峰:「但是我們的緙絲,你可以看一下,它的緯線,在我們會隨著我們的輪廓而斷掉,斷換下一個,斷再換下一個,這就是所謂的通經斷緯,這緙絲最大的特色就是這一個。」

光是學基本功,像是準備經線軸、挑色、染色和繪圖等工作,就讓李誌峰跟著媽媽學了近二年時間,當了六年職業軍人的他,選擇回來接續,因為媽媽是台灣唯一的緙絲傳人,這責任相當重大,所以從宜蘭傳藝中心開始,期待它能遍地開花。

新唐人亞太電視廖儷芬、台灣宜蘭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