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當SARS疫情爆發時,各國普遍採用「體溫檢測」的檢疫方式,找出發燒者進行隔離,最終成功控制疫情,讓SARS消失。然而,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體溫檢測的方法可能不再有效。因為武漢肺炎存在著許多不發燒、甚至沒症狀的「沉默傳播者」。
武漢肺炎存在「沉默傳播者」
1月10日,一位魯姓女子從武漢返回河南老家過年。回家後連續十多天,她的身體都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然而,該女子家中的五個人卻陸續出現發熱、咽喉痛和咳嗽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發現,五個家人都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中國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日前公布,從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特點發現,有部分病人早期體溫不高或正常,症狀輕微,但具有傳染力。不僅如此,感染者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的時候,就能夠傳播病毒。這一點和SARS截然不同。
無症狀也能傳染 原因何在
為何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無症狀的情況下傳播?
中研院院士、被台灣學界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賴明詔在接受大紀元採訪中指出,感染者「具有傳染力」和「出現症狀」,二者沒有直接關聯。
病人具備傳染力的條件,是體內必須有「完整的病毒」。賴明詔解釋,當病毒剛剛進入一個健康人的身體,它會先在細胞裡開始繁殖、製造,在這個過程中,病毒是無法感染任何人的。但一旦病毒完成製造、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就能夠傳播給下一個人。
然而,無論病毒尚在製造中還是早已製造完畢,只要它對細胞產生作用,成功激起身體免疫發炎反應,感染者就會產生發燒、不舒服等症狀。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已經出現症狀,卻還沒有傳染力;有的人沒出現症狀,但是病毒已經製造完成,就有傳染力。」賴明詔說。
「體溫檢測」未必有效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防治
他繼續道:「當年SARS的情況是有點幸運的。」
SARS病毒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症狀的出現和病毒製造過程有所關聯。當SARS感染者開始高燒後,才具備傳染力,而且傳染性在發病後第二週比較強。因此只要檢測體溫,就能找到傳染者並隔離,避免病毒持續蔓延。
但對於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發燒症狀已經不是傳染的必要前提,順利走過監測儀的人可能已經感染武漢肺炎,進入人群中成為「沉默傳播者」。
「這種情況就比較麻煩」,賴明詔說。這就等於每個人都需要做血液檢查,才能得知是否感染病毒,但在實際中顯然不可行,「所以防治就非常困難。」
賴明詔表示,從往期疫情防控經驗來看,當體溫不能成為篩檢標準時,也可能將其它症狀作為篩檢工具。但現在醫界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了解太少,只能繼續觀察,分析之後的病例症狀、感染過程等流行病學要素,「需要做很多研究,才能夠找出最好的防治方法。」
在此時,他建議每個人都注意自身的衛生習慣,戴好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這是當下自我保護最重要的方法。◇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