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天氣預報:每小時更新全球各地資訊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1月10日訊】在這個大量信息高速流通的時代,天氣預報行業面臨轉型:長途卡車司機可以得到每小時更新的主幹道的路況、氣溫;自動駕駛汽車也將依靠這些信息運輸人流和物資。

長期以來,美國的天氣預報以公共事業機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提供的服務為主,很快從私有公司購買的信息比例將大幅增長,並結合人工智能、自動感應器、物聯網和雲計算等技術,提供更及時準確的預報。

據《連線》(Wired)雜誌報導,位於科羅拉多州博爾德(Boulder)的全球氣象公司(Global Weather Corp)在開發一套結合氣象信息進行導航的系統,幫助司機自動避開麻煩的天氣狀況,選擇最快速、安全的路線。公司總裁蓋爾(Bill Gail)說,將來無人駕駛的出租車也可以使用這套系統自動為乘客選擇路線。

另一家波士頓的初創公司ClimaCell將結合來自物聯網感應器、飛機和大樓等渠道的信息為客戶提供服務。

NOAA的報告顯示,2017年美國天氣預報行業價值70億美元。隨著極端天氣的增加,公眾和保險公司對災難性風暴、洪水的信息需求將繼續擴大這一市場規模。

商業需求不是私有天氣預報服務發展的唯一驅動力,NOAA衛星項目副主任聖日耳曼(Karen St. Germain)說:「這對納稅人益處也很多。如果我們找到合適的夥伴關係,相同的開支將能得到更好服務,或者以較少的開支得到同樣的服務。」

經過幾年的測試,NOAA已在準備購買商業衛星數據,使用無線電掩星(RO)技術探測大氣溫度、濕度和氣壓。無線電掩星是利用無線電波推測大氣層的溫度、壓力和水蒸氣含量資訊的技術。NOAA在2020年申請了600萬美元的預算向私有公司購買這些資訊。

隨著私有公司的加入,這個行業將進入一個重新平衡的階段。曾任美國氣象學會(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主席的蓋爾說,這個行業將面臨調整,找到適合長期穩定需求的公私合作平衡點。

私有公司獲得數據的成本可能比NOAA低,「但是要確保信息源穩定可靠,如果只有一個供應商,你不能指望它永遠會存在。」

NOAA和歐洲公共氣象預報機構目前的模式為一天更新幾次,而私有公司如IBM的「全球高精度大氣預報」(GRAF)系統,已經實現每小時更新,能提供地球任何地方小範圍的風暴、陣雨和降雪情況。這些數據目前非公眾可用,只向訂閱者開放。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