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1月05日訊】從小就喜歡手工藝的雷曉臻,學習傳統技法,用羊毛氈做出了許多惟妙惟肖的手工藝作品,她還希望成立「羊毛氈故事館」,用羊毛氈編織出大時代的故事。
紅蟳米糕、福壽全、翠綠展鮑魚、花好月圓,台灣傳統辦桌好吃料理通通在這裡,但精緻擺盤可不能吃,這些全出自於羊毛氈達人雷曉臻的巧手。
羊毛氈達人 雷曉臻:「我想要做的藝術,就是別人都得懂的藝術,所以我說,在那一場展覽出來其實共鳴度很大,因為阿公可嬤他們在問說,這個是什麼做的?大家口耳相傳,就是羊毛做的,其實他們就會覺得這是他回憶中的事。」
雷曉臻為了追求理想,實現沒有人做過的羊毛氈作品,離開16年軍旅生涯,放棄了未來無憂的生活。
羊毛氈達人 雷曉臻:「2016年的時候,我突然產生了對羊毛氈有另外一個幻想,可能在軍旅生涯的後半輩子,我可不可以有自己不一樣的事業,」「想要用羊毛氈去做我好多想要做的事情,包括就是寫故事,寫很多大街小巷你不知道的事情,像台灣人很善良,台灣人的真誠、台灣人在這塊土地的自由,我覺得那都是很細微的表現,所以我也覺得好想用我的手藝去做這件事。」
一顆顆栩栩如生的羊毛氈麵包,來自於雷曉臻兒時記憶,眷村巷口充滿香味的麵包車,逐步成功創作出一系列台灣古早味麵包。
羊毛氈達人 雷曉臻:「做麵包這塊我反而把的柔軟度留下來,它的平滑度我用膠這件事情來處理,就是我抹平它的毛細孔,所以這樣的東西才可以變成商品可以開發。」
雷曉臻的菠蘿麵包作品,受到市場歡迎,而為了增加產量,她與社會局合作,用實際行動幫助在地婦女。
羊毛氈達人 雷曉臻:「有一個契機,是因為我們連結到一些社會局的相關單位,他覺得我這個想法,也算是輔佐我們在地的文創事業,所以我們已經經過700多個日子,所有婦女現在大概10個人左右,所以它是可以一起來做麵包這件事情。」
因為做麵包,雷曉臻有了羊毛氈界吳寶春的封號,但她不因此而滿足,她說,未來希望可以成立「羊毛氈故事館」,用羊毛氈編織出大時代的故事。
新唐人亞太電視胡淑霞、張年潔台灣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