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1日訊】這裡說的神經網絡系統可不是大腦的神經網絡系統,是計算機模擬大腦神經網絡發展的系統,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之一,現在看來已經佔據較為主導的地位。這些系統能夠識人臉、看圖片、接收聲音指令、識別交通信號……還有更多正在開發的用途。到底什麼是神經網絡系統呢?這個行業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科技藝術網(Ars Technica)近期刊登的一份連載詳細地介紹了神經網絡的原理和發展過程,並將其稱為「機器中的幽靈」。
上世紀50年代的雛形
1958年,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羅森布拉特(Frank Rosenblatt)在美國海軍支持下開發的一套名為「感知器」(perceptron)的系統,恐怕是神經網絡最早的雛形。那套系統可以從20X20大小的圖片上識別簡單的幾何形狀。
其實羅森布拉特不是想造一個識別圖像的系統,而是通過用電腦模擬大腦研究大腦的工作原理。結果他的成果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興趣。
《紐約時報》1958年7月的報導稱:「今天海軍展示了一個電子系統雛形,有望能走、能說、能看,能自我複製,並有自我意識。」
從最基礎層面來看,系統中的每個神經元就是一個數學函數,把輸入的信息加權計算後給出一個結果,對輸入信息施加的權重越大,輸入信息對輸出結果的影響越大。再把加權得到的結果送給非線性函數(即非簡單的正反比的關係,自然界中大部分系統的本質都是非線性的),讓神經網絡模擬各種複雜的非線性問題。
接下來很關鍵的環節就是對這種系統的訓練環節,也叫「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過程,通過向系統餵送大量數據,不斷練習系統的「判斷」能力,實驗發現,這種系統真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不斷提升「辨識」結果的準確性。
突破性算法的出現
1986年一種名為「反向傳播」(backpropagation)算法的出現,讓神經網絡系統的效能出現了一次飛躍,不再受限一兩層,可以建造五層、十層甚至五十層的網絡,內部有著複雜的結構。
但是神經網絡真正的突破還需要一些其它條件的出現。直到2008年,當時介紹人工智能的教科書上,神經網絡還只是九種機器學習算法中的一種。
2012年,這些條件終於具足,包括強大的電腦處理器、先進的顯卡技術,以及訓練系統所需的大量數據資料的獲取方式——利用軟件從互聯網抓取一百萬張圖片的技術。
這些條件促成了基於神經網絡技術AlexNet系統的成功。該系統參加的自動識別圖片類別的競賽ImageNet,其出錯率獲得16%的好成績,當時最接近的對手出錯率為26%,而在2011年的冠軍出錯率為25%。
AlexNet系統具有八層可訓練的網絡,65萬個神經元和6000萬個參數。
深度學習的廣泛應用
正如上面提到的,2012年的時候,多數參加ImageNet競賽的系統用的都不是深度學習技術,AlexNet系統展示了深度學習技術強大的前景。
到了2013年,該競賽贊助方稱「多數參賽者」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競賽成績也在飛速提升,出錯率從2012年AlexNet的16%,將至2017年的2.3%。
也是從2013年,深度學習的應用面迅速在業界擴大。
2013年,谷歌(Google)收購了一家由AlexNet設計人員建立的初創公司,開發了谷歌的圖片搜索功能。2014年,臉書(Facebook)推出基於深度學習的臉部識別軟件。蘋果(Apple)公司的操作系統自2016年起使用的臉部識別技術也是基於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技術還是這幾年語言識別技術的內核,如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微軟的Cortana,谷歌助手等。
很多公司還為深度學習應用軟件開發了專用的芯片硬件支持。2016年,谷歌發佈一款名為Tensor Processing Unit的神經網絡芯片。同年,Nvidia宣佈推出轉為神經網絡優化的硬件Tesla P100。英特爾(Intel)也不示弱,在2017年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專用芯片。2018年,亞馬遜也推出通過其雲服務使用的人工智能芯片。微軟據稱也在開發人工智能芯片。
現在很多手機都是把數據傳到服務器,讓強大的服務器執行人工智能運算。但是這有一定延遲,以及數據安全性的顧慮。手機廠商也在加緊開發讓手機支持神經網絡運算的芯片,讓手機客戶端也可以執行一定人工智能操作。
Tesla也加入了這場競爭。今年初,該公司推出了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系統。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