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按照慣例,11月上任的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進京,並在12月6日和7日先後與國務委員兼中共公安部部長趙克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和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會面。這與其前任盧偉聰2015年進京時拜會高層有所不同。彼時,時任公安部部長的郭聲琨是陪同時任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會見盧的。而此次不僅趙克志與郭聲琨分別會見鄧炳強,而且趙是先於郭先見,這說明為習親信的趙克志在北京對港政策中已扮演關鍵的角色。
毋庸置疑,鄧炳強進京的首要目的是聆聽中共高層的指示,即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如何應對港人的抗爭。因此,趙、郭所言實際上代表的就是中南海的意思。
根據官媒,在會面中,趙克志明確提到習近平11月14日就當前香港局勢發表的講話,稱其「宣示了中央政府對香港局勢的基本立場和態度」,「為香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並重申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仍然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他還強調,「中央政府和公安部永遠是香港警隊的堅強後盾」,「希望香港警隊與內地公安機關加強協作配合,深化交流合作」。而鄧炳強則表決心外,還感謝「公安部長期以來對港警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至於郭聲琨除了讚揚香港警方外,亦稱香港最緊迫的任務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還稱中共政法委「全力支持香港警方儘快恢復社會秩序」。鄧炳強則再次表決心。
從趙、郭之語可以看出,不管是出於維持最高層的臉面,還是其他原因,北京當局對香港局勢的認知仍以習近平的講話為基調。要知道,11月14日習近平就香港局勢,前所未有地提出了「三個嚴重」、「三個堅定支持」和「三個決心」。其表述為「香港持續發生的激進暴力犯罪行為,嚴重踐踏法治和社會秩序,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無疑,習的公開表態給外界傳遞的信息就是:北京絕不會回應香港民眾的訴求,香港民眾的抗議已被定性為「激進暴力犯罪」,北京當局已然將所有罪責推到了抗議民眾身上,北京當局包括習本人將堅定支持港府和港警對民眾實施鎮壓,將堅決反對美國等國對香港抗議民眾的支持。
既然北京當局並未改變對香港局勢的認知,即便香港強大的民意早已通過不久前的區議會選舉傳給了北京,那麼,香港警方的任務自然也沒有改變。
不過,鄧炳強7日下午在接受中共央視採訪時,透露了四點信息。
一是將不斷健全警察裝備,提高警力水平。警用裝備是指警員所使用的所有物品有:抓捕器、作戰服、作戰背心、警用裝備包、警用水壺、警用強哥手電、電擊棒、警用腰帶八件套『作戰靴、腿綁槍套、警用制式刀、子母作戰背囊、防割手套半指手套、全皮手套、護膝護肘、手槍、防暴盾牌、高壓水槍、巡邏車、催淚槍等。
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禁止向香港出口相關警用裝備,趙克志高調稱中共政府和公安部支持港警,無疑除了人員繼續支持、培訓港警外,將包括為其提供更充足的警用裝備。令人擔心的是,中共當局是否會將去年推出的一款激光步槍以及今年推出的聲波武器,也提供給港警?前者可以遠距離摧毀標語,並對拿著擴音器、帶頭人進行重點打擊,後者利用低頻聲波定向驅散人群,而這種武器將會造成人體極大不適,人體耳膜、眼球、胃、肝臟和大腦都會受到聲波振動影響。
未來港人一定要關注來自大陸的警用設備,並隨時曝光。
二是其在京時向有關部門介紹了香港目前的情況,拘捕所謂「暴力分子」的人數,大概檢控了什麼罪行等。不知鄧炳強是否透露了被警方暗中殺死的港人和大陸人的人數?
三是接下來會用「剛柔並濟」的策略來「止暴制亂」。按照鄧的解釋,所謂的「剛柔並濟」,即對使用汽油彈、襲擊路人、放火等暴力行為會採取行動,對於其他一些「如阻止馬路,或者年輕人輕微的情況」,「會人性化、用彈性的方法處理」。
這表明在美國等強大外部壓力和港人抗爭下,在中南海尚無法找出合適政策但又不想回應港人的訴求、也無法動用軍隊血洗香港的情況下,中南海還必須依靠港警來應對港人的抗爭。中南海也意識到了,一味的暴力對待港人,會迎來更多的制裁,尤其是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12月15日加征關稅已經懸在頭上。因此,中南海現時的策略較之前稍微軟化,而其目的顯然主要是避免激怒美國和西方國家。
四是鄧稱有很多「抹黑警方的假消息」,所以警方民調很低,警方「會一直堅持並繼續提高辦案的透明度與專業度」。
對於背靠中共的鄧之言,相信沒有多少港人會相信的。因為是不是假消息,香港完全可以成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所謂的提供港警辦案透明度與專業度也只是說說而已,因為今日的港警早已不是昔日的皇家警察,缺乏獨立監督且信任度早已喪失的港警,只要執行中共的「止暴制亂」政策,就絕不會有真正的透明度。
在筆者看來,鄧炳強北京之行透露的信息,表明中南海對港政策仍處於兩難中:暴力鎮壓乃至動武,承擔不起後果;順應港人民意,心有不甘。筆者還聽說,近日,北京當局向一些高校所謂的專家們徵詢解決香港問題的建議,但還是那句話,只要在中南海認知香港問題的框架中提建議,是根本解決不了香港問題的。香港早已註定是中共的滑鐵盧。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