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下)

作者:Arnaud H. (法國)

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上)

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中)

(續前文)

人文主義的衝擊

談到文藝復興那段歷史就不得不說一說人文主義了。事實上今天人們口中的「人文主義」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因為在不同的時代與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出現過不同的人文主義理論,其中也有不少互相衝突甚至對立的觀點和立場。從兩千多年前的「Humanitas」這一古典拉丁語來源,到十八世紀出現「Humanism」這個詞,過程中經歷了眾多各類因素豐富其內涵。這個詞傳到東方後被日本人譯作「人文主義」,然後中國人便採用了日語的說法。而史學界一般則習慣於把十四到十六世紀間不同於中世紀的一種更為關注人自身理念的思想風貌稱為歷史上的「人文主義」,可以看作是涵蓋於文藝復興期間的一種思潮。

其實本文從前面談到「人文七藝」時開始就已經講到人文主義的因素了。也就是說,人文主義並不是從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出現的,而是隨著漫長歷史的發展,在原始宗教一步步走向末法的過程中,其早期純正的物質場逐漸參雜進異質的東西而不知不覺受到破壞。在宗教的成住時期,因為原始宗教強大的正能量的作用,社會上各種紛雜的其它學說、理論自然沒有能量撼動人心歸正後所形成的堅定正念。由於越來越缺乏人們談論、交流的物質環境,各類其它學說自然就會銷聲匿跡。而當宗教被逐漸異化,慢慢衰敗時,信仰、道德對人心的束縛力就會減弱,人們就會為了「自由」而向外尋找,越來越去求索身外之物。然而,對於思想基礎薄弱的人而言,物質的進步往往意味著精神的丟失,因為人心會被對物質的執著鉗制住。再發展下去,形成唯物主義觀念後就面臨著心靈的毀滅。從教廷為籌措資金而販賣贖罪券斂財,導致信仰商業化開始,其宗教的衰敗就已不可避免。

用通俗的話來形容,當原始宗教文化被各種因素漸漸稀釋、削弱到罩不住場子的時候,其它因素的勢力自然會出現,衝擊人的大腦,造成一個新文化思想自由活躍的時期。而思想的活躍與自由同樣會導致道德層面逐漸墮落的出現。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歷史安排的必然。正面輝煌壯麗的文藝復興伴隨著背面倫理道德的逐步敗壞喪失,甚至連教會在政治、經濟上也被世俗化了。

今天不少人誤以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是主張以人為本來對抗神權和教權,實際上並非如此。恰好相反,由於那時仍然有全民信神的環境,儘管道德風氣在敗壞,但並不影響人們相信有神的存在。所以當時的人文主義學者們基本上都是有神論者,而且大多都是正式的天主教徒,沒有人反對上帝的存在,也不反對羅馬教廷的統治地位。由於這些人在政治、經濟上與天主教會有著密切的諸多聯繫,絕大多數人根本不會與教會決裂,至少在形式上也會保持對教會的忠誠。而羅馬教廷對人文主義也是持一種庇護的態度,因為人文主義學者們很多都崇尚奢華與享樂,這也很對當時教廷統治者的胃口。那個時代擁有大量財富的教宗和高層神職人員喜好收藏有價值的古董與藝術品,對古希臘、古羅馬的古典文化也推崇一時。教宗尼古拉五世(Nicolaus PP. V)、思道四世(Sixtus PP. IV)、利奧十世(Leo PP. X)等人都是人文主義運動在經濟上的贊助者。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文人、藝術家其實都是在教廷的庇護下進行著文化、藝術領域的創新活動。就連今天被學界稱為「人文主義之父」的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都深受阿維尼翁教宗的寵信,享受教會給予的收入。

可見,西方宗教信仰的一步步走向衰弱也是其自身造成的。無疑,原始基督宗教傳的東西是正的,而古希臘流傳下來的一些修煉方式也是正的,只是走的路不同,但把它們放在一起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歷史。原本簡單而純淨的修心讓位於晦澀難懂的哲學術語和讓人心力交瘁的經院辯證,對神虔誠的憧憬與崇敬讓位於紛繁複雜的神學理論和越來越表面化的宗教禮儀。到了今天,神佛的神聖真言已被很多人看作是某種附庸風雅的學問,在無神論者那裡則被當成了一堆流傳已久的笑話。這就是歷史給予人類的深刻教訓。以史為鑑,在走回傳統的路上,看清這一切,用更大的智慧來看待歷史與各種思潮,才能讓我們真正地做到復興傳統文化,歸正自身。

* * *

限於篇幅,不多寫了。本文儘量用通俗的語言略微闡述了一下人類這段思想文化轉折歷程裡的幾點有代表性的因素以及筆者一部分非常有限的理解。實際上各種情況、各類因素太多了,事實遠不止本文描述的這麼粗淺與表面,還有非常龐雜的諸多要素與其他洪大內涵沒能寫出來。由於不想寫成充斥著大量專業術語的美術史或哲學專論,影響非專業者的閱讀,在校稿時刪去了很大篇幅的專業內容;同時也有意避開了歷史上的宗教改革等具體神學內容。在過去時代的人,因為身在其中,所以一時間難以看到「不二法門」、「不外求」等因素對人的修行、信仰乃至整個社會的深遠影響。只有當歷史走過來後,通觀古今,才能深深感慨覺者們傳法、講道時所強調的一些東西對人類和歷史是多麼的重要。好在今天這個時代,在眾多肩負重任的仁人志士的努力下,傳統文化、藝術又開始復甦,人心也隨之在歸正著,未來也將被歸正到一個更為純淨的狀態中去,展現出神傳文化真正的輝煌。@#(全文完)

參考書目:

Arnaud H.u, 《 L’art et l’esprit de la Renaissance française 》, 2017

Claude Soret, 《 156 curiosités de Venise 》, 2006

Colin Jones, 《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France 》, 1999

École du Louvre, 《 Histoire Générale de l’Art 》, 2006

Eric Dursteler, 《 A Companion to Venetian History, 1400-1797 》, 2014

Horst Waldemar Janson, 《 Histoire de l’art de la préhistoire à nos jours 》, 1962

Jacob Burckhardt, 《 La Civilisation en Italie au temps de la Renaissance 》, 1860

Jacques Barzun, 《 From Dawn to Decadence: 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 1500 to the Present 》, 2000

Léonard de Vinci, 《 Traité de la peinture 》, 1651

Marc Venard & Anne Bonzon, 《 La religion dans la France moderne XVIe-XVIIIe siècle 》, 1998

Martin Kemp, 《 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Art 》, 2000

William Fleming, 《 Arts and Ideas 》, 1955

William Shakespeare, 《 Venus and Adonis 》, 1593

(責任編輯:李明)

相關鏈接: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上)

相關鏈接:從一段藝術史看人類思想的變遷(中)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