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物】智勇兼備的名將伍子胥

作者:劉曉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在吳國受封於申,故又稱申胥。他一生中謀略迭出,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智勇兼備的名將,但命運坎坷、屢遭磨難,最後甚至得不到善終。

一夜愁白頭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建的太傅,太子建被奸人所誣陷,伍奢也受到牽連。伍奢被囚時,楚平王要伍子胥與其兄伍尚前往迎救,否則便殺了他們的父親。伍子胥料到楚平王欲殺其父子,勸其兄伍尚勿往,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但伍尚不忍見父親被害而不救,還是前去相救,果然不久就和伍奢一起被殺了。

想要鏟草除根的楚平王懸賞捉拿伍子胥,叫人畫了他的畫像,貼在楚國各地的城門口,囑咐官吏加強盤查。伍子胥逃到吳楚兩國的交界昭關時,昭關上的官吏盤查的很緊,他一連幾夜愁的睡不著覺,連頭髮也愁白了。

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叫東皋公的人,很同情他的遭遇,就把他接到家裏躲藏。東皋公有個朋友,長的有點像伍子胥,東皋公讓他冒充伍子胥過關。守關的人逮住了假伍子胥,而真伍子胥因為頭髮全白,守關的官吏認不出來,就讓他矇混過關了。

伍子胥出了昭關,怕有追兵趕來,急忙往前奔跑,但遇到一條大江攔住了去路。正著急時,江上有個老漁夫划著小船過來,把他渡了過去。過了大江後,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交給老漁夫說:「這把寶劍是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值一百兩金子。送給你,聊表我的心意。」老漁夫回答說:「楚王為了追捕你,出了五萬石糧食作為賞金,還答應封告發人大夫的爵位。我不貪圖賞金、爵位,怎麼還會貪圖你的寶劍呢?」伍子胥連忙向老漁人致歉,收了寶劍,告別而去。

鞭屍三百埋禍事

伍子胥千辛萬苦到了吳國,剛好吳國公子光想奪取王位。在伍子胥的幫助下,公子光殺死了吳王僚,自立為王,就是吳王闔閭。闔閭即位之後,封伍子胥為大夫,以孫武為將軍,吳王依靠伍子胥和孫武兩人兼併了臨近幾個小國。

後來,吳王闔閭拜孫武為將軍、伍子胥為副將,率領大軍攻打楚國,把楚國的軍隊打的一敗塗地,一直打到郢都。佔領郢都後,伍子胥抓不到昭王,就挖開平王的墓,拖出他的屍體,鞭屍三百下。
伍子胥和申包胥原是好友,伍子胥逃亡前,告訴申包胥說:「我一定要推翻楚國,為父兄報仇。」申包胥說:「我一定會保護它,不讓你得逞。」吳軍攻入了郢,申包胥逃到山上躲藏,派人對伍子胥說:「你的仇未免報的太過份了吧!我聽說人可以勝天,但天也會懲治人。你本是平王的臣子,今天弄到鞭屍,難道這不是沒有天道嗎?」

申包胥隨即奔往秦國,請求秦王救楚,秦哀公不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國宮門日夜哭泣,竟連續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終於被感動,說:「楚王雖然暴虐無道,但他有這樣好的臣子,我怎能眼睜睜見他們亡國呢!」於是派兵救楚,一舉擊敗了吳軍。吳王闔閭撤兵回國。

預言吳國滅亡

後來,吳國闔廬率兵攻打越國,越王勾踐迎戰,打敗了吳軍,還傷了吳王闔廬。闔廬傷口潰爛不治,臨死前告訴太子夫差報仇。

闔廬死後,夫差繼任為吳王,拜伯嚭為太宰,加緊練兵,兩年後終於擊敗了越軍。越王勾踐戰敗後,派人送太宰伯嚭厚禮,以求和談,伯嚭收到好處後,為越國獻美言,吳王於是答應和談,伍子胥勸諫說:「勾踐能忍辱負重,此人不除,將是吳國的禍患。」吳王不聽,還是與越國和談了。

後來,夫差聽說勾踐在訓練軍隊,很不放心,準備出兵攻打越國,可是又得到另一個消息:齊景公死後,新立的國君很弱勢。從而改變主意要出兵攻打齊國,伍子胥進諫說:「臣聽說,勾踐吃東西不注重味道,且經常憑弔死者、探視傷者,似乎別有用心。今天吳國有越國在旁邊,就像有心腹有病的人一樣。大王不攻打越國,反而攻打齊國,這不是很荒謬嗎?」但夫差還是聽不進去,依舊去攻打齊國。

夫差取得了勝利,齊國請求議和。夫差派伍子胥為和議大使,伍子胥看出吳國即將滅亡,便帶兒子同行,並把兒子寄留在齊國。夫差得知後很生氣,命令他自盡。伍子胥臨死前,對家人說:「我死後,把我的眼睛挖下來,掛在東門上,我要親眼看見越國大軍攻入滅掉吳國。」夫差知道後怒極,於五月初五把他的屍首拋棄於錢塘江中。據說,這是端午節的另一個由來。

幾年後,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消滅,夫差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便用白布蒙住自己雙眼後,才舉劍自盡。

伍子胥的一生可以說是謀略百出、料事如神,但最後仍不得善終,也許是因其怨恨之心過於強烈,做出鞭屍三百這種逆天叛道的行為,結果就像申包胥所說的「天也會懲治人」吧!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