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快餐熱量標籤不起作用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11月17日訊】從去年5月起,美國的所有門店在20家以上的連鎖餐館都必須在菜單上標注食品的熱量。近日一份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研究顯示,這一政策基本上沒起到什麼效果。

這份研究以美國一家匿名連鎖快餐店104家分店的數據進行分析,這些分店分別位於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薩斯州和密西西比州。

所有門店的堂食和得來速(drive-thru,開車經過,無需下車在車內通過麥克風或營業窗口點餐帶走的方式)菜單在2017年4月都加上了熱量標籤。這份研究得到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即加標籤之前),直至2018年4月(加了標籤之後一年)共約5000萬次點餐記錄,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標籤剛加上的時候,平均每份點餐的卡路里減少了60卡,相當於整份餐點4%的熱量。添加標籤一年之後,平均每份點餐的卡路里只少了23卡。

每份快餐平均為1500卡,這樣的降幅意味著標籤沒有影響消費者的行為。

進一步分析還發現,這微弱的降幅是由於消費者少買了一些配菜和飲料所致,而不是因為選擇低熱量的食品。

加了標籤後,含糖飲料銷售降至加標籤之前的61%,但是無糖飲料也降至47%。研究人員無法解釋這個現象:人們買飲料的激勵因素起變化了?消費習慣改變了(比如怕灑在汽車上,少買了飲料)?還是人們不那麼渴了?

快餐食品的熱量的確相當高。健康專家建議成人每天的攝入的熱量為2000卡,快餐一頓已佔了四分之三的熱量。當然,研究人員表示,不得而知這些點餐記錄是個人消費還是幾個人分享,即便是兩人分食,這個量也是夠大的。

研究者認為,這個分析結果並不意外:在節食期間的人們,根本就不會來買快餐;既然來買快餐「放縱」一下了,還在乎那一點熱量的區別嗎?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