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11月07日訊】中共正在上海舉行第二屆國際進博會,用來展示其「對外開放」姿態。但最近兩項調查顯示,參加進博會的外企認為,這更像是一場公關造勢,去年在進博會簽署的多數合同,多數都是沒有下文的「象徵性」合約。
法新社報導,根據歐洲在華商會在進博會開幕前對歐洲在華企業的調查,這些企業認為,進博會只是一場對外展示中國市場的「公關造勢」,他們都質疑中共進一步開放市場的「誠意」。
調查顯示,去年參加第一屆進博會的歐洲商會會員,有一半獲得了合同,但因為簽約的中國公司不遵守約定,這些合同多數都沒了下文。有的歐洲商會成員稱這些合同為「象徵性」合同。
歐洲在華商會的結論是,「有關方面」過份強調公關效果,而不是為歐洲企業在華長遠發展創造健康的經營環境。商會高層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期待中共當局出台進一步開放市場的具體措施,而不是空洞的承諾,這些承諾我們聽得太多了。
美國在上海商會9月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僅有10%的美國企業認為上海進博會很重要,而68.5%的美國企業認為無關緊要。
外國企業和政府經常抱怨他們在中國遭遇的障礙:規則模糊不清,官僚主義,歧視外企,優先國企,知識產權保護基本不存在等等。
中共官方宣稱去年上海進博會共達成570億美元的合同,今年進博會有來自150個國家的3000多個企業參加。但據外媒披露,很多參會的所謂「外企代表」是當局花錢僱傭的臨時演員,而進博會簽署的所謂「進口訂單」,有的是重複原有訂單合同,有的則是沒有實際約束力的備忘錄。
去年進博會,世界大經濟體七國集團(G7)都沒有政府首腦出席,韓國、澳大利亞等重要的中國貿易夥伴國,也沒有派出重量級人物參加。今年進博會,中共用高達150億美元的貿易合同,換來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站台。
不過,馬克龍在進博會開幕式上當面批評北京當局,指不少外國政府和商業團體對中共的「改革開放」承諾均持懷疑態度,並已發出警告,如果中共的開放跟其貿易夥伴長期不對稱,將招致貿易夥伴的報復。
(記者鄭鼓笙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