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10月28日訊】黑死病從14世紀中期到19世紀的500多年間,造成歐洲近60%人口的死亡,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大型瘟疫。可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於這種疾病如何開始,又是如何結束的,根本並不了解。
近期一份發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研究,發現主要的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菌株很可能都來源於一個地方,而鼠疫桿菌一般認為是造成黑死病流行的主因。
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負責的國際研究組,從10個國家提取了34人屍骨的牙齒進行基因重構。
這些人分別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感染的鼠疫桿菌類型各不相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菌株似乎都來自同一個源頭。
「我們發現這些鼠疫桿菌都從東方的某一個地方進入歐洲,」普朗克研究所的考古基因學家斯皮魯(Maria Spyrou)說,他們找到一個典型的菌株LAI009,認為這是之後進入歐洲南部、中部、西部、北部,以及倫敦和布爾加所有菌株的起源。它來自於俄國一個名為Laishevo的小鎮,在歷史上的伏爾加河一帶。
研究人員承認,這樣從少量遺骨提取樣本進行基因重構的研究,並不足以給歷史上這樣大範圍的事件下結論。他們表示這種菌株完全有可能還有更早的起源。
「第二次大型瘟疫是人類歷史上三次大瘟疫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研究者寫到,「它是歷史上典型的從出現、區域性持續存在、最後又自行消失的瘟疫範例事件,而我們現在對其完全不了解。」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葉萍)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9/10/27/a10269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