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皇帝有大恩卻匿功不言的丙吉

歷代賢人 文/孫書香

西漢的丙吉,字少卿,魯地即山東曲阜人。他出身於司法小吏,曾是魯國獄史,因為人正直、辦案公正,累功升遷到廷尉右監。後任關內侯、太子太傅、御史大夫、博陽侯,官至丞相。

丙吉抗命 呵護皇孫

漢武帝晚年,發生了「巫蠱之獄」, 武帝的皇曾孫當時才出生幾個月,就被牽涉關進了郡邸獄,成為年齡最小的囚犯。丙吉奉命審理涉及巫蠱之禍的人犯,對太子劉據的蒙冤自殺,他非常同情。在職權範圍,他盡力呵護嬰孩。

他挑選出比較老實厚道的女囚胡組和郭徵卿兩人,讓她們哺育嬰兒,安排他們住在比較寬敞乾淨的牢房裡。胡組刑滿出獄時,嬰孩想念她,丙吉就拿自己的錢僱胡組,讓她留下與郭徵卿繼續撫養嬰孩,又過了幾個月才讓她離開。

每月丙吉都拿自己的俸祿,給嬰孩買好吃的食物、乾淨的衣服。嬰孩病了,他讓手下不分早晚去問候,察看被褥的乾濕厚薄。他並告誡胡組、郭徵卿,不可遲到早退、離開嬰孩去遊玩。嬰孩重病,幾次都差點死掉,也是丙吉派人醫治,將他治癒。丙吉給嬰孩取名劉病已,意思就是大病已遠離之意。

後來,望氣(古代一種觀察吉凶的方法)之人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武帝便派使者去查看。丙吉堅決守住監獄大門,拒不接受詔令,他說:「皇曾孫在。別的人無辜殺死都不可,何況皇上的親曾孫?」直至天明,使者都沒有進去。丙吉救了劉病已一命,也救了一獄人犯的命。

使者回去報告武帝,並彈劾丙吉。武帝說:「這是上天讓他這麼做的吧。」於是大赦天下。丙吉從監獄中接出五歲的劉病已,送到其祖母史家撫養。後來在丙吉和有關官吏的幫助下,劉病已恢復了皇室的族籍。

劉病已即位 丙吉匿功

武帝駕崩,大臣霍光輔佐年幼的漢昭帝。後來,沒有子嗣的昭帝也突然駕崩。昌邑王劉賀被迎立為帝。荒淫無度的劉賀,即位27天就被趕下台。於是,當時身為光祿大夫給事中的丙吉,向霍光推薦了劉病已,稱其「通經術,有美材,行安而節和」,建議朝廷結合占卜的結果,立劉病已為帝,此建議被大臣們認可。於是劉病已登基,改名劉詢,稱漢宣帝

漢宣帝封丙吉為關內侯,但他並不知道,小時候就是這個丙吉,救了自己的性命,並把自己養大。丙吉絕口不提皇帝幼年時自己對他的恩惠,也沒向任何人提過此事。所以從皇帝到大臣們,誰都不知道丙吉有如此天大的功勞。

皇帝知恩 封丙吉為博陽侯

地節三年,一位名則的老年宮婢,讓自己的丈夫上書宣帝,陳述自己當年對宣帝有過撫育之恩,請求宣帝賞賜。宣帝命令掖庭令去查驗,調查中,這宮婢提到丙吉可以作為證人。掖庭令就將宮婢帶到丙吉面前。

一見這宮婢,丙吉便認出來,他說:「你當年確實撫育過皇曾孫,但你照顧得不盡心,為這我還責罰過你,你忘了嗎?你哪有什麼功勞啊?」他對掖庭令說:「當時只有渭城人胡組、淮陽人郭徵卿,她們兩人對皇曾孫精心撫育,是有恩德的。」

然後丙吉上奏,陳述胡組、郭徵卿養育曾孫的辛苦。宣帝詔令尋找這兩人,二人早已亡故,便下令厚賞其子孫。宣帝也下詔,免去則的奴婢身分,讓她成為平民,回家與丈夫團聚,並賞錢十萬給她。

親自詢問了丙吉,宣帝這才知道自己小時候的一些情況,他萬分感激丙吉對自己的大恩,感歎丙吉竟然從不透露,匿功不言。

漢宣帝
圖為清 陳士倌 《聖帝明王善端錄(漢)冊.漢宣帝》。(公有領域)
宣帝認為丙吉是一位有道德的賢人,詔封丙吉為博陽侯、食邑一千三百戶。臨到受封,丙吉卻病重臥床。宣帝擔心丙吉的病好不了,太子太傅夏侯勝就對宣帝說:「丙吉是不會死的。臣聽說積陰德的人,一定會享受到陰德帶來的福分,還會延及子孫。現在丙吉的陰德還沒有得到回報,就病了,那一定不是索命的病。」

丙吉上書,堅決謝絕封侯,陳述自己不應憑空名受賞。宣帝說:「朕封您,不是空名,可是您卻上書辭謝。我要是同意您的辭謝,就顯得我知恩不報啊。您還是集中精神養病吧。」後來,丙吉不得不接受封賞,病也果然痊癒了。

漢丞相魏相死後,丙吉繼任了丞相之職。

替下屬掩過

丙吉任丞相時,寬懷大度,隱惡揚善。掾史有了過錯或不稱職,丙吉總是給他們放長假,讓他們自動去職,不主動追查。

給他駕車的一位馭吏,平日好喝酒。一次,跟隨丙吉外出時,竟因醉酒把污穢之物嘔吐在丙吉的車上。主管官吏非常生氣,決定開除他。丙吉卻很平靜:「他不過喝醉,忍不住嘔吐罷了,又不常常這樣。如果因為這個就把他開除,他到哪裡去容身呢?還是包容一下吧,他只不過是弄髒了車上的一個墊褥罷了。」於是馭吏得以留下來。他對丙吉的寬厚,很是感激。

一次外出,一騎兵從馭吏身邊騎馬飛快而過,馭吏一看就知道此人是來自邊境的報警者,因這騎兵背的是紅白公文袋,說明他是去傳送緊急公文的。馭吏馬上機警地跟著那騎兵,追到軍事衙門打探。很快就得知敵人到了邊境,已入侵到雲中郡和代郡了。

馭吏急忙回相府,報告了丙吉,提醒丙吉說:「敵軍入侵的邊郡中,恐怕有的郡守和邊境官員因為年老生病難以出戰,應趕快了解清楚,好作應對。」丙吉認為有理,急忙吩咐查閱那幾處邊境官員的檔案,落實相關事宜。

事情還未處理完,丙吉就接到皇帝的詔令,漢宣帝向大臣詢問邊境的緊急軍情。當時御史大夫倉促不能詳知,因此被宣帝責備,而丙吉對邊境官員的情況說得十分詳細,都能一一作答,得到了宣帝的讚許,宣帝認為丙吉憂懷邊防,克盡職守。

事後丙吉感慨地說:「士沒有不可容忍的人,他們各有所長。假如我不是先聽到馭吏的勸告,怎麼可能被皇帝稱讚呢?」

丙吉問牛

一次丙吉外出,乘車經過一條街時,但見有死傷者橫道,血流滿地,原來剛剛發生了鬥毆。

丙吉沒有讓車停下,也沒有下去查問,他叫馬車徑直往前駛過。對此,陪同他出行的一個掾史很是不解。

車子又繼續前行,見有人趕牛,牛熱得直吐舌頭,氣喘吁吁地緩慢行走,上氣不接下氣。丙吉立即命車夫停車,派手下去打聽,問趕牛人:「牛走了幾里路?為什麼這樣喘氣?」

掾史再次不解,認為丙吉對百姓的鬥毆視而不見,卻對牲畜的喘氣極為關心,該問的不過問,不該過問的卻又過於關心。

丙吉解釋說:「百姓鬥毆死人,有長安令、京兆尹處理。他們的職責就是負責治安。作為丞相,我只負責考察他們的政績功過,上奏皇上,或行賞,或懲罰。丞相不該處理他們負責的事;至於牛喘得厲害,那就不一樣了。現在還不到夏季,不是很熱,牛走不遠就這麼喘氣,我擔心是不是氣候失節。氣候不正常,就會有地方遭災,我們必須警覺啊。丞相理應為老百姓的衣食操心,所以對這樣的事,我怎能不過問呢?」

丞相任上,居功不傲的丙吉,幾乎沒有政敵。他崇尚寬厚、喜歡禮讓,所以朝野內外,都視其為仁德君子,公元前55年,正月,做了四年丞相的丙吉因病離世,諡號為定。

臨死前,宣帝要他舉薦人才,丙吉起初謙讓不敢,漢宣帝非要他舉薦,他才說了幾個人。後來證明,丙吉推薦的人都很稱職。

前51年,漢宣帝回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畫十一名功臣圖像,供於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彰,丙吉位列其中。

福蔭後代 從祀歷代帝王廟

漢元帝時,長安一名叫尊的士卒,上書皇帝:

「我年輕時在郡邸獄當小吏,那時皇曾孫關在那裡,丙吉當時負責治理牢獄。他把自己的米、肉,月月用來供給皇曾孫。皇曾孫生病時,就派我朝夕問候。他做這些事時,豈是為了獲得報答呢?誰能料到皇曾孫後來當了皇帝呢?只能說是丙吉心存仁德,才如此行事,即使是介子推割股奉君,也不能與丙吉相比。丙吉可以說功德無量。

「先帝在位時,我曾經上書匯報當時的情況,奏書到了丙吉手裡。但丙吉不願張揚自己的德行,把他自己的功勞全部刪去,只是將胡組和郭徵卿上報了。後來,胡組、郭徵卿都得到賞賜,丙吉也封為博陽侯。我不能與他們比,年老家貧,離開人世也就是早晚的事,我想來想去,如果我現在還不說出來,就再也沒有人知道丙吉的功勞了……」

漢成帝時,認為丙吉對漢室恩義尤其深厚。為獎勵其美德,下詔將丙吉的封侯爵位傳與其子孫。

康熙六十一年,丙吉與歷代功臣四十人,從祀歷代帝王廟。@*#

參考資料:
《漢書‧列傳第四十四‧丙吉》
《資治通鑑》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