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鄭在暫緩「送中條例」立法工作接近三個月後,抵不住不斷升級無所畏懼的抗爭者,終於宣布將會正式撤回方案。上個星期我在這個專欄,談到林鄭與商界閉門對話的錄音流出,顯示建制「已經在抗爭的持續動能前,感到巨大壓力,開始舉棋不定。」並猜想「此一壓力最後是否足以迫使北京轉換路線,向香港人作更多妥協呢?相信很快便會清楚。」結果專欄在香港時間星期三晚出街之際,林鄭便作出正式撤案的決定。
若果林鄭六月一開始便撤案,那麼這個夏天的漫長抗爭,便可能不會發生。就像政客講大話引發政治危機,通常都不是因為原先的大話,而是因為用來掩蓋原來大話的更離譜的大話。讓這次政治危機持續了那麼久、越演越烈的,已經不是「送中條例」,而是港府依賴警察超限暴力處理「反送中」抗爭的做法。
香港警隊用過度暴力鎮壓「反送中」示威者,沒有最過分,只有更過分。6月12日警方用大量催淚彈和橡膠子彈射擊示威者頭部,已經引起國際媒體和人權組織嘩然。結果警方的鎮壓手法一次比一次兇狠,最後演變成7月21日警方縱容鄉黑無差別暴打港鐵乘客、和8月31日警察親自的無差別攻擊太子站乘客,還有其他無數的被媒體清楚記錄的,針對示威者、記者甚至路過市民的超限暴力。
意研究所在七月底進行的一個民調顯示,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暴力的市民,高達七成九,比支持正式撤回「送中方案」的七成三更高。這顯示對警察暴力的不滿,已經超過「送中條例」成為驅動示威抗爭持續的最主要理由。
港府當局,以及在背後操盤的中央政府,最初只願暫緩議案而不願行多半步正式撤案,本來已經夠奇怪。他們至今仍堅決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就更奇怪。香港政府過往遇到公共醜聞,如鉛水事件,都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些委員會,通常都可以為反對聲音即時降溫。這些委員會的調查結果,通常都是例行公事各打五十大板,含糊不清。
獨立調查委員會,從來都是政府打發市民要求,以拖延消解反對聲音的板斧。很多建制派人士也主張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化解危機,根本是為政府提供一個體面下台階。但現在對這樣一個政府下台階和無牙老虎,香港政府也如臨大敵,堅決頑抗,讓危機一直擴大,實在是難以令人理解。
港府在這次危機的怪異應對,很可能與習近平的誤判有關。2014年雨傘運動時,政界便傳習近平表示中央在廿三條和國民教育問題上,都曾因為群眾壓力而妥協,下令不可在政改問題上再退。最後「雨革」自行散失動能,港府輕易清場。經過那一役,習極可能在這次也下了指令要特區政府一步也不能退,靜待運動在高壓鎮壓下自行退潮。
北京的應對和心態與五年前一樣,但香港的民間社會,已經靜靜吸收「雨革」教訓,在意識上已經歷巨變。年輕抗爭者,已經進化成今天什麼也不怕、堅毅無比、創意無限的勇武前線。在這短短三個月,我們也看到抗爭者的繼續演化。踏入九月,我們見到全港以百計中學學生自發組織人鏈的活動,我們也見到連登「巴絲」(對網民的稱謂;意即:弟兄姊妹)集體創作、深刻體現香港命運共同體精神、很有國歌規格的《願榮光歸香港》歌曲的誕生。香港人的主體意識和長期戰鬥意識,已經在社會各角落生根。就算抗議暫時退潮,香港已經不是以前的香港。北京將會很快發現,香港問題,已經變得比原本的棘手百倍。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