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21萬香港市民手拉手組成人鏈,向30年前的「波羅的海之路」致敬,呼籲國際關注香港人的抗爭,要求港府回應五大訴求。參與者在港島線、荃灣線和觀塘線共39個地鐵站及九龍各區人行道上,牽手列隊,亮起手機燈光,並不時呼喊「香港加油」,表達守護自由的決心。
本次活動題為「香港之路」,橫跨多個區域,並且連貫歷史與現實,有三大意義:
一、展示和平與理性
自6月份「反送中」浪潮展開之後,香港市民舉行了多次大規模集會、遊行,合理、合法地要求「一國兩制」承諾的香港自治權。在50多萬、一百萬、兩百萬人參與的大型活動中,外界看到,民眾秩序井然,人潮如流水般匯集再散去,港人的良好素質令各界稱歎,亦擊破了中共以「暴亂」抹黑示威者的謊言。
日前,一名在港紅二代透露,8月18日,170萬香港市民和平集會震動了中共高層。8月19日,習近平關於香港問題的最新講話被傳達給香港中共各機構負責人。然而,8月22日,香港中共喉舌《文匯報》頭版仍然刊發「新恐怖主義萌芽港七特徵吻合」的文章,將示威學生形容為暴徒,誣陷的手法沒有改變。
一天之後,21萬香港人築起和平之路,不見警察駐守,事實再次駁斥了別有用心的誣衊。
龍小姐不顧腳傷,撐著拐杖到尖沙咀參與「築路」。她告訴「德國之聲」的記者:「我們看到很多白色恐怖,機管局和國泰以言入罪炒人,又有人想嚇退見習律師。」正是這幾日的時局發展促使她下定決心,要站出來。
29歲的王先生也是人鏈中的一員,他說:「這絕對不是港獨行動,而是用同一個模式,最重點的是和平理性非暴力。」
二、呼應歷史 守護明天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祕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希特勒入侵波蘭,斯大林的軍隊占領了芬蘭、羅馬尼亞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戰火燃起,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瓜分歐洲。
1989年8月23日,200萬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三地民眾手牽手、組成了歷史上最長的人鏈「波羅的海之路」,表達脫離蘇聯、獨立建國的訴求。這條延伸600多公里的「道路」,是和平反抗共產主義極權的有力象徵,標誌著人權運動史上的新的一頁。
1991年9月6日,波羅的海三國宣告獨立。1991年12月25日,蘇聯不復存在。歐洲議會於2008/2009年度將8月23日定為「歐洲斯大林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或「極權主義和專制政權受害者紀念日」,有些國家稱之為「黑絲帶日」。
2017年8月21日,「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執行主任馬里昂‧史密斯(Marion Smith)在《華盛頓時報》發表評論,提醒公眾: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是極權主義硬幣的兩面,勿患歷史失憶症。Smith指出,「黑絲帶日」在今天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法西斯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在繼續使用同樣的手段來妖魔化、孤立和擊垮對手。歷史失憶症、哀怨文化和政治暴力調成了一杯有毒的雞尾酒。」
這篇文章當時重點針對美國讀者,而事實上,它力圖喚醒整個世界,我們必須警惕共產主義,需要對維護自由與公正進行嚴肅的反思。
8月23日,「香港之路」人潮剛剛散去,約百名政府官員和非政府機構代表聚集在美國國會山,紀念「波羅的海之路」30周年。「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執行主任」馬里昂‧史密斯(Marion Smith )在集會上發言說,「30年前和今天在香港街頭髮生的爭取自由的抗爭相關。」他並提到,自由世界直至今天依然受到共產主義的威脅,「所以,牢記30年前國家社會主義和國際社會主義的陰謀,很重要。」
三、關注共產極權下的人權和自由
歷史與今日相連。30年前,「波羅的海之路」的和平示威震撼世界,開啟了三國走向自由的大門。隨後,東歐劇變,共產鐵幕在歐洲坍塌。當年一連串戲劇性的變化來得如此迅猛,超乎人們的想像,昭示了人民和正義必勝的天理。
今天,香港民眾正在鋪建新的和平之路,全球聚焦東方之珠的抗暴動態,同時關注信息封鎖及權利受壓的中國大陸。顯然,紅色極權策動的謊言、暴力、狂妄都不會奏效,也不能心靈阻攔對自由的嚮往。香港在堅守,大陸也一定能迎來光明。
「Stand with Hong Kong」——「和香港站在一起」,就是和正義站在一起,突破恐懼,開創希望。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