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18日訊】美國制裁中國高科技公司,暴露出中國科技業核心技術短板。北京當局曾多次鼓吹中科技創新成果,甚至揚言要自力更生。但真實內情令中共尷尬。美國工程院華裔院士李凱,日前被問及中國高科技創新如何時?他直言:「不行。」
6月17日,中國青年報報導說,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講席教授李凱,經常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您認為中國計算機領域的高科技創新如何?李凱的直言:「不行。」
李凱以運轉了28年的「863計劃」為例說:近年來國家每年投入的經費達到20億美元,但是在高科技創新方面,尤其是在計算機領域,卻找不到一個通過承擔863項目產生核心知識產權並且占領國際市場的成功商業案例。
李凱說,如果從培養人的角度來說,863計劃是培養出了一批人才,但是從科研創新的角度而言,它是失敗的。
李凱的評價基於世界工業界公認3個標準:1,是否產生顛覆性技術;2,是否在某個領域的國際市場上占據領頭羊地位;3,是否通過核心知識產權創造出很高的毛利。
李凱說自己對科研與創新的聯繫有深入的思考和親身的體會。在接受專訪時,他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要想真正前進,發現新知識、創新,必須實事求是,而不是依照政府來評或者領域外的人來評。
過去幾年中共一直在增加科研投入。但收效甚微。
去年4月中興通訊因違反美國禁令遭到美方制裁,不足一個月,中興便宣布公司業務停擺。今年5月起,
遭美方制裁後,習近平數次發聲,敦促科技部門實現核心技術方面自主創新,加快核心技術突破。而就如何推進科技創新戰略及加快核心技術突破問題,去年4月起,在中國朝野爆發了曠日持久的政策大辯論。
當時人民日報刊文稱,中國「將不計成本地加大芯片投資」。隨後即有媒體消息稱,中國將對2014年成立的一個專項基金增資5000億元,從而成立一項總投資達1萬億元的新基金,專注於支持中國本土芯片生產技術。
據稱,面向的三個領域,包括記憶芯片、集成電路設計和複合半導體。不僅如此,在中國民間,一些企業大佬紛紛表示,要「跨界」進入芯片產業。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加快上馬集成電路基金。
但有網絡文章揭,中國每年在科技領域早就砸下了血本資金,規模數以萬億計。
全球頂尖的自然出版集團在2015年發布的《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白皮書中披露:
中國現在的研發投入和科研產出均居於世界第二位,研發投入強度已與英美等發達國家相當。在高科技產業領域,中國占全世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份額從2000年的6.5%一路攀升到2013年的36.5%。
另據報導,中國在2017年總投入達到1.75萬億元,僅次於美國。也就是說,科研投入不存在資金缺少的問題。
一個不容迴避的核心問題是:政府對高科技創新的投入有多大效果?每年萬億的科研經費都花到哪去了呢?
陸媒2016年曾披露說,過去數年間,全國科研經費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在科技研發,60%用於開會、出差。一開會,就可以報銷差旅費、汽油費,甚至經常以因公出國、出國考察的名義,變相超預算,就算是清華、北大也不例外。
有科研人員透露,所謂出國考察不過是走走看看就完事,其餘大部分時間是用在旅遊觀光上。另外還有不斷更新設備,包裝概念攢項目,套取課題經費。
有些重大課題動輒上百上千萬,但是砸下巨額科研經費後,技術創新卻收效甚微。
報導以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為例。
2002年,陳進從美國買來了10樣摩托羅拉的56800芯片﹐然後找民工將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樣全部用砂紙磨掉﹐將芯片打上「漢芯一號」字樣﹐並加上漢芯的LOGO﹐接著通過層層關係﹐搞到了各種權威機構的證明材料﹐宣稱是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DSP芯片。
此事舉國轟動之際﹐陳進一口氣申請了數十個科研項目﹐甚至矇騙國家總裝備部申報了「武器裝備技術創新項目」﹐前前後後沒有一個機構發現問題﹐陳進以此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
(記者李芸報導/責任編輯:曲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