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孝篇)之二:仲由負米

仲由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字子路,是孔子的學生,也是個孝子

因為從小家境貧寒,仲由為人非常節儉,經常吃野菜度日。但他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如果父母也這樣,就會營養不夠,影響他們的身體,為此他很是擔心。

家裏沒有米,仲由為了讓父母吃到米,須到百里之外去買,再背著米趕回家裏。百里之外是非常遠的路程,也許現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兩次,可是一年四季經常如此,就極其不易。然而仲由卻甘之如飴,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的跑到百里之外為父母買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氣非常寒冷,仲由頂著鵝毛大雪,踏著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腳被凍僵了,抱著米袋的雙手實在凍得不行,就停下來,放在嘴邊呵口氣,然後繼續趕路。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仲由都不停下來歇息一會,只為了能早點回家給父母做頓可口的飯菜。遇到大雨,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裏,寧願淋濕自己也不讓大雨淋到米袋。

如此的艱辛,持之以恆,實在是極其不容易。

父母過世後,仲由南下到了楚國。楚王聘他當官,對他很是禮遇,俸祿非常優厚,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一出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過著富足的生活。但仲由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感嘆,哀傷父母早早過世了。他是多麼希望父母仍然在世,和他一起過這樣的好生活呀!可是即使他想再負米往返百里之外奉養雙親,都永遠不可能了。

盡孝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誠敬。仲由的可貴就在於,他對父母的孝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正因為如此,奔波百里為父母背米,他不但不覺的辛苦,而且甘之如飴!

仲由背米的故事也告訴後人,孝無貴賤之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能不計千辛萬苦,盡力去做到。其實,我們能孝敬、孝養父母的時間每天都在遞減,所以盡孝一定要抓緊父母健在時去做,否則,一旦雙親不在,再想盡孝,便會悔之晚矣。

──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