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禁令重創華為「自主」芯片 華日:封殺一年海思將難產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05日訊】華為遭美國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後對外揚言,其子公司海思半導體(簡稱海思)自製的「備胎」可以穩住供應鏈,將還可以實現完全的「自給自足」。不過,隨即有專家指出,許多美國公司的技術難以取代,尤其海思設計和生產半導體十分依賴美國軟件及知識產權,失去這些美國公司的支持只需一年,海思的下一代芯片將「難產」。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為了達到能夠「自給自足」的目標,在15年間向海思投入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研發資金,與中興通訊相比,華為對美國技術的依賴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海思半導體有關。

不過,海思設計和生產半導體仍然十分依賴美國公司的軟件及知識產權,美國對華為實施禁令後,海思的長期研發能力將「備受威脅」。

報導分析指出,在美國政府對華為下達「封殺令」後,海思無法取得英國基礎芯片設計提供商ARM Holdings PLC的技術,無法使用美國供應商新思科技(Synopsys)和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最新軟件,這將加大海思半導體生產下一代芯片的難度。

事實上,在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後,新思科技聯席首席執行長Aart de Geus在與投資者的一次電話會議上已經表示,該公司正遵守美國政府制定的規定,包括不再為海思半導體提供現場支持。

總部位於英國的芯片設計公司ARM也已經要求旗下附屬部門遵守近期的美國貿易禁令,並下令所有員工暫停與華為的「所有有效合同、支援條款以及任何待辦中的合作」。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進一步指出,雖然華為首席執行長任正非今年5月曾對外聲稱,該公司已經獲得ARM架構的永久授權,所以停止與ARM的合作不會對華為產生影響,但ARM停止對華為的技術支持後,當其他芯片製造商和海思半導體的供應商未來轉向使用ARM新版本的技術或產品時,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海思半導體將只能繼續使用舊版工具,這將對該公司在芯片設計前沿的競爭能力造成阻礙並拉長產品開發時間。

報導引述香港投行中信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Sebastian Hou指出,「若一年之內美國制裁不能解除,海思半導體在設計下一代芯片時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稍早前,《科技新報》在今年5 月 21 日的一篇報導中也曾援引Strategy Analytics 的分析師表示,許多美國公司的技術難以取代,遭美封殺後華為稱靠備案自給自足是不可行的。該分析師坦言,如果海思真的能在沒有任何美國供應商的情況下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他會感到「很驚訝」。

該報導指出,華為想要自行設計晶片,還是要使用新思(Synopsys)和益華(Cadence)等美國公司的晶片設計軟件,這些技術短期內是很難被取代的。

此外,華為也要依賴美國特殊雷射和模組供應商,包括新飛通光電(NeoPhotonics)、Lumentum 和 Finisar。尤其雷射對華為在電信網絡設施的業務非常重要。專家 Philip Gadd 認為,即使中國可以自行製造,也很難實現規模化量產。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