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03日訊】六四三十週年前夕,大陸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電視記錄片《河殤》的總撰稿人蘇曉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同黃河拐了個彎,30年前的六四大屠殺使中國從此走向自毀之路,現已毫無出路。
6月2日,中央社報導,去年12月19日,蘇曉康在臉書悲憤提問:「六四三十週年了,我們在想什麼、又能說些什麼?」
他直指六四大屠殺將中國撥上自毀之道,政治上一路走到又一個「王朝末日」,山河污臭、社會腐敗;雖然於無聲處發聵之言不絕,而民眾「歲靜」不醒,中華民族不是「向何處去」,而是「毫無出路」。
蘇曉康5月31日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說,他會發出這樣的提問,就是因為30年過去了,「官民兩邊對六四都處於一種凍結的狀態」。中共官方對六四至今仍不面對事實,到底死了多少人?誰下令屠殺的?都不置一詞,甚至還拚命抹殺人民的記憶,封堵年輕人瞭解這段歷史。
蘇曉康在1988年播出的記錄片《河殤》中提到:「黃河命定要穿過黃土高原,黃河最終要匯入蔚藍色的大海。」當時他對中華傳統的「黃土文明」進行反思和批判,並主張逐步引入西方的「蔚藍色文明」,在中國引發極大轟動,也被視為隔年六四的思想先導。
黃河孕育中華文化,但善變的黃河多次決堤改道,造成無數生靈塗炭。蘇曉康認為,六四後的中國,如同黃河「拐了個彎」,沒有出路。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引發天安門民主運動,蘇曉康先是聯署聲明表達支持,5月還去了廣場兩次。
蘇曉康認為,如果當初沒有爆發六四,鄧小平會持續改革開放,趙紫陽若能接替鄧小平掌權,雖然不可能馬上實現西方民主,但至少不會比蘇聯要差,中國狀況應會慢慢改善,前景是樂觀的。但最後鄧小平採信學生要推翻共產黨,選擇血腥鎮壓,造成官民雙輸的結局。
蘇曉康還指出,自從劉曉波去世後,中國已經看不到第2位的民運領導者,運動沒有領袖,更不可能成功;「中國當然沒有出路了,中共這個體制已經沒有任何選項可以改變了,只能看著它爛下去。」
報導稱,六四事件之後,蘇曉康流亡美國。對蘇曉康來說,流亡其實就是服刑。身為作家,他被迫離開母國故土,也離開他的語言,失去與中國廣大讀者對話。
在美國頭兩年,蘇曉康坦承,表面過得風光、到處演講,但實際處在失語狀態,完全沒有創作靈感。1993年,蘇曉康一家人遭遇嚴重車禍,接續幾年更把他打入如墜黑洞的無垠悲苦。
所幸,夫人傅莉從昏迷中甦醒,經過復健逐漸好轉。蘇曉康說,在與命運搏鬥後,他神奇找回書寫的衝動,持續寫作出書,這股力量一直還在。
蘇曉康目前正埋首寫兩本書,預計今年在臺灣出版。
近期,蘇曉康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屠殺的發生,最根本的原因是黨內的。」當時共有三股勢力,包括鄧小平的改革派,陳雲、李先念等保守派,以學生和知識份子為代表的民間力量。
他認為,中共黨內鬥爭激烈,頑固派要找機會拉趙紫陽下臺,即使沒有學生運動,再過兩三個月,也會借其它事件發難,「一定會發生」。
從「四二七」大遊行到六四屠殺,一手好牌變成滿盤皆輸,其中的原因,沒有人能給出解答。蘇曉康遺憾的是,如果溫和派與民間力量能夠運作得更好,也許有機會阻止屠殺的發生,中國可能不會變成現在這樣「邪惡的國家」。
「但是,如果鄧小平下了決心要幹這件事情,共產黨這個體制是沒有辦法制止的。」蘇曉康以廬山會議為例,即使是毛澤東最親近、共產黨內威望很高的彭德懷,因為指出大躍進中的問題,也被毛澤東整倒了。如果當權者決意下手,共產黨的機制沒有阻止的功能。
(記者劉明煥報導/責任編輯:李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