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清華不自信背後是中共的不自信

剛剛看到網友發的這樣一則消息:4月28日是清華校慶日,清華老校友們商量著去瞻仰校園內的王國維紀念碑,但校方早已提前若干天用擋板將該紀念碑圍住。為什麼要將其圍住,不讓人瞻仰?

眾所周知,王國維是晚清民國時期著名的國學大師,曾在清華大學國學院任教。1927年,他選擇了投湖自殺。關於其自殺的原因,眾說紛紜。與其一同在清華任教的另一位赫赫有名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對此在《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中寫道:「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在其看來,王國維是為中華文化之死而殉節,「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當他看到傳統文化價值逐漸喪失,而自身又無能為力時,惟有選擇身死來換取精神上的永生。

在王國維殉節兩年後,其紀念碑在清華落成。陳寅恪親自撰寫碑銘:「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確,王國維「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久彌新,「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而清華將這樣的紀念碑圍擋起來,大概是害怕清華人、中國人藉由碑文,追隨王國維先生追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久前,清華大學將敢言的法學教授許章潤停課、免職,允許學生告密、舉報老師,對新入職的老師進行「紅色教育」,也應該基於這個原因。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4月初,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宣布,今年校慶的主題是「自信的清華更開放」。在清華官僚們看來,清華有自信的資本,因為清華「從國家科技獎、入選人才計劃,到包攬超算競賽冠軍、女籃奪冠,清華不斷呈現新氣象」;「從『三位一體』、寫作課、人事制度改革,到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數據研究中心、航發院,清華持續展現新作為」;而且,清華更加國際化,也體現了清華更自信。

可是,這些所謂自信的資本,在「現在的清華是一所沒有獨立精神,沒有自由的大學」的評價面前黯然失色。放眼望去,世界上有哪所頂尖的大學如清華、北大這般鉗制自由的呢?甚至不敢公開刻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紀念碑,不敢保護敢言的教師……這樣的大學有著怎樣的未來?而根本原因就在於,此時身處在一黨專制下的清華、北大以及中國所有的高校,早已姓「黨」,「聽黨的話」成為所有高校官僚們必須的選擇。非如此,則官位不保。

近兩年多來,伴隨著內憂外困的中共的是執政危機,中共上下似乎都在擔心,在某個不經意的節點,中共會土崩瓦解,尤其是走入多個敏感日的2019年,中共更是前所未有的草木皆兵,妄想將一切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中,因此才提出要「嚴防死守」。估計清華的官僚們也是秉承上方旨意,將王國維紀念碑圍擋起來,將許教授下課。此種不自信背後折射的恰恰是中共的不自信和深深的恐懼。

記得2017年10月中共新華社拍攝了一部短片《「我們的自信」道路篇——人間正道》,並配以如下的文字:「一條路,走了96年,追尋探索,苦難輝煌。路選對了,就不怕遙遠。」可是,在中共迄今走過的98年中,處處彰顯的卻是不自信。

如果中共自信,就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在這98年中,通過鎮反、「三反」、「五反」、反右、大躍進、四清、文革、「六四」和鎮壓法輪功等一次次運動,戕害了幾千萬中國人,又何必避而不談呢?

如果中共自信,就將全面封鎖網絡的防火牆徹底拆除,讓中國人看到外邊的世界,又何必一邊高喊著全球化,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殫精竭慮,一邊卻在網絡問題上將世界拒之門外,企圖將中國人變成瞎子、聾子?

如果中共自信,大可允許民間自辦媒體,就像當年國民黨允許中共在國統區辦報紙、出版刊物一樣,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允許中國人批評中共,又何必將所有異見之音消弭,將所有異見者封殺、關押、判刑?

如果中共自信,又何必打造新疆集中營,對幾百萬新疆人進行強制洗腦?如果中共自信,又何必在《新編學生字典》中刪除「自由」這個詞語?

……

太多的例子表明,口中喊著自信的中共,實際上沒有一點兒自信,說自信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更多的是狂妄和自大。歷史業已表明,狂妄自大的不論是個人還是政黨,最終的結局都是悲慘的。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