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唐伯虎「一失足成千古笑」

文/宋寶藍

明朝時期,桃花庵下住著一位才子,自詡為桃花仙人。儘管世人都笑他舉止瘋癲,他卻笑世人看不透人間塵寰。這位才子歷經人生沉浮,終是選擇回歸自然,以花為朋、以酒為友,過著淡然閒適的歸隱生活。他就是唐寅

唐寅,字伯虎,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為「吳中四才子」。據祝允明在《唐子畏墓誌並銘》中所述,唐伯虎小時候讀書用功,幾乎足不出戶。

弘治十一年,唐伯虎參加鄉試,高中解元,名震江南。當時,江陰有一位富家子弟叫徐經,此人也頗有才學。徐經原本與唐伯虎並無交集,只因欽慕他的才華,甘願出資帶著伯虎一起前往京城參加大考。徐經隨行還帶著幾名歌藝伶人,每日跟隨伯虎馳騁於都市。京城公卿仰慕伯虎才學,競相造訪他。二人行事高調,難免招人嫉恨。

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會試開考,朝廷欽定大學士程敏政、李東陽為主考官。考過二場之後(註:會試共考三場),有仇恨富家子弟之人上奏朝廷,指有主考官徇私洩題。《明孝宗實錄》記載,會試完畢後,朝臣華昶(音廠)彈劾程敏政洩題給徐經、唐伯虎。朝廷交由另一主考官李東陽複閱試卷,發現程敏政批閱的錄取試卷中,並無徐經與唐伯虎。於是朝廷下旨,將華昶、徐經、唐伯虎送交錦衣衛審訊。

此案幾經波折,最終裁定,主考官程敏政革職歸鄉,華昶以彈劾不實之罪調任南京。徐經、唐伯虎被罷黜功名,唐伯虎遭貶謫派發浙江充吏役。《明孝宗實錄》載:「蓋當時有謀代其(程敏政)位者,唆給事中華昶言之,遂成大獄,以至憤恨而死,有知者至今多冤之。」有朝臣想奪程敏政官位,於是教唆華昶彈劾,構成大獄,以致程大人罷官回鄉,憤恨而死。知道內情的人都為程大人抱不平。

事後,唐伯虎撰《與文徵明書》回憶獄中所遭刑訊,自述:「身貴三木,卒吏如虎,舉頭搶地,洟泗橫集。」對於他,牢獄之苦或許還不算什麼,此後伯虎遭遇的身心羞辱,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回到家鄉,周遭人士都視他為「不齒之士」。不管人們是否知道實情,只要提起唐伯虎,都是舉指唾罵,羞辱他,視他猶如仇敵。從此,伯虎不願出仕,絕意仕途。

明朝楊儀於《明良記》記載,唐伯虎功名被廢,曾作詩感嘆:「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一次失誤竟成為千古笑柄,再回首時,已是老態龍鍾,暮景殘光。後來,這句詩被人稍作改動,成為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句諺語,即「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褚人獲於《隋唐演義》第六十五回,引用此句:「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不要說男子處逆境,有怨天尤人,即使婦人亦多嗟歎。一日之間,就有無窮怨尤,總是難與人說的。」清朝魏子安所著《花月痕》第二十五回,書生韋癡珠也曾引用此句表達一番感慨。

唐伯虎這句詩「一失足成千古笑」,成為眾所周知的諺語「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字之差,「笑」在人世蹉跎,世事無常,頗有自嘲之意;「恨」在身陷逆境,或怨天尤人,或猶自嗟嘆。一笑,一恨,胸襟不同,各有千秋。

只這一句詩,就有幾多玩味之處。再追溯伯虎詩中「失足」一語變遷,時間跨越更是遙遠。

「失足」出自《禮記.表記》。原文為「子曰:『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意思是,君子在眾人面前,不失去進退的節度,不失去矜莊的儀容,不失口於人(指言語要謹慎)。所以﹐君子的容貌帶著足夠的威嚴,儀表足以使人心生敬畏,言論足以使人信服。人心有所忌戒,自然不敢擅自妄為。

孔子所說的「失足」是指舉止不夠莊重的意思。從春秋至明朝,時間跨度將近二千年。「失足」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增添、引申了意義,或指人誤入歧途,身陷墮落;或指人在命運漩渦中,犯下嚴重過錯,以致於難以回頭。

唐伯虎受科場舞弊案牽連,從人人仰慕的才子,經刑獄後,淪落為舉國非議的「不齒之士」,前後天壤之別的境遇,著實令人堪憐。一聲感嘆:「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那滿腔濃烈的不羈之才,自嘲與悲憤交加之心靈衝擊,又是否真能道盡?@*#

參考資料:
《明史》卷286
《明孝宗實錄》卷148、卷149、卷151
《禮記正義》卷54《表記第三十二》
《四友齋叢說》卷15
《唐子畏墓誌並銘》
《吳縣誌》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