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代驚呼骨灰難留 挺習背後有二心

【新唐人2019年04月07日訊】自習近平上台以來,紅後代不時聚會發聲挺習。最近,約200名紅二代齊聚北京挺習。但有美媒認為,中共內外交困之時,紅二代挺習似乎「變味」了。折射的是他們面對亡黨的恐慌。此前亦有紅二代驚呼,亡黨之日恐「共產黨人骨灰難留」。

近日,200多名中共紅二代、紅三代在北京聚會力挺習近平。毛澤東前秘書、已故中顧委常務委員胡喬木之女胡木英在聚會上說,中共「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外部環境的複雜性敏感性考驗都撲面而來。」

除胡木英外,中共調查部前部長羅青長之子羅援、中共公安部前副部長許建國(原名杜理卿)之孫杜曉峰也到了現場。

中共「紅二代」是指中共建政元老的子女。十八大後,習近平、俞正聲、王岐山等中共紅後代進入政治權力核心,加之習反腐得到部分中共紅後代的站台與支持,「紅二代」因此成了一個吃香的政治名詞。

過去幾年間,紅二代往往都會在中共內部政治博弈激烈的敏感時刻出面力挺習近平反腐。

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共經濟困局加上美中貿易戰高壓,已經令中共政權風雨飄搖,執政危機同時引爆中共內部積聚的矛盾,中南海內鬥的殘酷氣氛,已經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加上70年「滅黨魔咒」陰霾,中共擔心重蹈蘇共的覆轍,習近平多次強調警惕「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即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隨時觸發「顏色革命」。

表面挺習實質為保黨發危言

在此敏感時刻,近200名中共紅後代聚集北京挺習,有分析認為,他們雖是挺習,折射的卻是他們面對中國巨變的恐慌與掙扎,擔憂的是他們的利益,不是民眾的福祉。

《美國之音》引述時評人小民的分析說,紅二代的中心思想就是家天下、黨天下,他們把自己的利益、前途和未來與中共捆綁在一起,他們的共同利益就在於維護獨裁,不讓中共這條船翻覆。他們挺習,也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維護自己的特權。

前八九學運領袖、獨立時評人吳建民也認為,紅二代們聚會,看似力挺習近平,但他們並不是要支持習本人,而是要挽救中共。

吳建民說,紅二代都是體制的受益者,是中國社會的最大權貴階層,他們今天所有的利益都是依靠中共專制而獲取和得到保障。儘管提到中共執政的各種考慮,談到面對的各種風險,但沒有把癥狀歸結到一黨專制上,為的是挽救中共和他們自身利益。

他認為,說白了,就是習近平下台,他們也不會在乎,但是如果中共完了,他們會害怕、會感到切膚之痛。

早在2015年,中共紅二代羅援就曾罕見借陸媒表達了亡黨憂懼,他說中共亡黨之日,恐「共產黨人骨灰難留」。(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紅二代驚呼骨灰難留

事實上,早在2015年,中共紅二代羅援就曾罕見借陸媒表達了亡黨憂懼,他說中共亡黨之日,恐「共產黨人骨灰難留」。

據陸媒報導,中共少將羅援曾去羅馬尼亞,想去參觀一下羅馬尼亞原所謂「革命」領導人喬治烏.德治的紀念塔。結果被告知:「埋在這兒的都是羅馬尼亞政治局委員,但現在墓碑全都清空了,墓地被挖成了深坑。」

聯想到受萬民唾棄的中共,羅援驚呼,如果自由民主派得勢,「最後共產黨人連骨灰盒都不能留下」。

對於羅援的恐懼,當時就有人在微博發文質問:「您幹了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害怕死了骨灰都留不下?」評論還指,蘇聯、台灣、東德、韓國都獲得了民主自由,是否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指羅援涉嫌散布謠言,製造恐怖氣氛。

《看中國》曾刊發署名清原的文章說,羅援少將的談話大體的意思是這樣:中共若是倒了,你國的「靖國神社」就得拆了,你黨的元老們沒人供奉了,受元老們蔭澤的子孫們就沒有現在的「特權」了。

文章質問,倒霉的怎麼能總是老百姓呢?!邏輯不通啊。想來想去,這個「老百姓」應該指的是「你國」的老百姓,而不是中國的老百姓。

就說說羅援少將「考察」的羅馬尼亞、東歐。如今在東歐國家掌權的都是他說的「自由民主派」,共產黨早已被民眾拋棄,老百姓更有人權了,更自由了,更富足了,哪裡倒霉了?

網友以朝鮮半島為例,同樣的民族,同樣的歷史,一個有共產黨,一個沒共產黨,一個國家百姓吃不上飯,一個國家百姓殷實、富庶,哪裡的老百姓倒霉呢?

微信圈也流傳著一篇文章,直指中共是動亂之源,是造成中國不穩定和動亂的源頭。

文章说,沒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沒有了成千上萬的訪民和維權民眾,人們可以返回家園;沒有了共產黨,就沒有了毒奶粉、毒疫苗、毒食品對民眾的毒害。

沒有了共產黨,就沒有了P2P金融難民和傾家蕩產股民的自殺和哀鳴哭號;沒有了共產黨,就沒有了紅黃藍幼兒園對孩子的傷害。

沒有了共產黨,就沒有了對宗教信仰人士和法輪功的迫害、沒有中國民眾被失蹤被強摘器官;沒有了共產黨,就沒有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成為難民流亡海外,一大批中華民族的精英將會回到祖國,為中華貢獻力量。

。。。。。。

共產黨的存在,就是動亂。沒有了共產黨,中國才會安定,人民才會安居樂業,國家才會強大。

(記者李韻報導/責任編輯:范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