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文革預演四清運動

【新唐人2019年03月14日訊】中共在60年代發動的「四清運動」,被稱為文革預演,不僅為文革整人提供了所謂的理論,還發展出大量整人手段。今天的「百年紅禍」特別報導,我們就來回顧這場大張旗鼓,卻不了了之的「四清運動」。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共的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引發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飢荒,在風調雨順的三年間餓死了幾千萬百姓。

中國歷史學專家、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大躍進造成空前的大饑荒, 毛澤東的聲望一落千丈。而中蘇關係到60年代進一步惡化。處於內外交困中的毛澤東鼓吹『反修防修』、重提階級鬥爭。這個是四清運動在1963年開始的一個大的社會背景。」

毛澤東和中共把帳算在所謂的「自然災害」和省級以下的幹部頭上,認為是基層幹部浮誇謊報,欺上瞞下,或是被所謂的壞分子篡奪了領導權。為此,毛澤東在八屆十中全會上大講階級鬥爭。1963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決定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包括在城市搞「五反」運動,和在農村搞「四清」運動。

原大陸史學教授劉因全:「黨內的很多人也對毛澤東提出了一些批評。毛澤東為了轉移矛盾,就搞所謂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首先是在基層,他把老百姓的意見,都轉移到基層的幹部身上去。要發動群眾整這些基層的幹部。」

當年5月20號,中共正式發出《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各地陸續開始搞「清理帳目、清理倉庫、清理財物、清理工分」運動的試點。這份「四清運動」的綱領性文件被簡稱為「前十條」,強調當前社會存在嚴重尖銳的階級鬥爭。

根據郭德宏、林小波著的《四清運動實錄》記載,各地先入為主,認為農村存在嚴重的階級鬥爭,因此人為的製造了不少事實,產生了打人、綑綁罰跪,吊人等極端現象。

李元華:「許多基層的幹部受到打擊。比如湖北省第一批試點鋪開前後死了2000多人,第二批試點開始後,僅襄陽在25天內就死了74人。」

之後中共又出臺了「後十條」,明確提出「以階級鬥爭為綱」,並一改運動之初的謹慎,在全國全面鋪開,四清運動的打擊面和激烈程度進一步極端化。

李元華:「四清運動主要覆蓋了中國三分之一的縣的農村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共逼死幹部群眾77,560人,(在城鄉)共整了5,327,350人。這些『四清』成就,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複查中,被證明絕大多數是冤錯假案。」

1964年下半年,「四清運動」達到高潮,劉少奇掛帥四清、五反指揮部,大兵團作戰,百萬幹部下鄉蹲點搞運動。儘管他貫徹了毛澤東的指示,但兩人的矛盾在四清運動中越來越表面化。

李元華:「劉少奇和毛澤東之間的這個矛盾,表面上看好像是對運動本身想發展下去的不同的政見。實際上是毛澤東看到了劉少奇很有可能去篡奪他的權力,就像赫魯曉夫。所以毛澤東害怕這種結果,實際上在這個四清的後期,就跟劉少奇又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兩人衝突的直接結果,就是1965年初出臺的「二十三條」,充分體現了毛澤東的意見,而否定了劉少奇的一些重要意見。四清運動已經演變成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運動的重點轉向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為文革的發動做了鋪墊。

李元華:「文革的研究專家就指出來的,劉少奇倡導的四清運動的『桃園經驗』就是拋開現存體制,發動群眾把領導權從階級敵人手中奪回來。運動的方法還包括貼大字報,以及逼供信和體罰等等,實際上是為文革迫害開了一個先河。」

到了1965年下半年,毛澤東基本放棄了「四清運動」,他也決心鬥垮劉少奇,轉而籌劃和發動更為激烈的「文化大革命」。文革開始以後,各地的四清運動也就不了了之。

採訪/常春 編輯/尚燕 後製/王明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