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大陸人民教育出版社(簡稱人教版)的標準實驗教材一至六年級語文課,會看到哪些內容?由於中共以無神論、進化論為標竿,以鬥爭哲學為指導,就連小學課本也成為共產理論宣揚的所在地,充斥著大量的政治色彩及低級趣味,比如狐狸養雞、“我是一隻小蟲子”、革命形勢、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禪(出自六年級語文課《獄中聯歡》)等內容,誘導學生為共產主義獻身。人教版語文課還充斥著不少偽史內容,比如開國大典、長征、軍神(劉伯承)、朱德的扁擔、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等,教小朋友崇拜大開殺戒的毛澤東和鄧小平,將其編纂在冊,毒害華人子孫。
對比一百年多前,清朝末年《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中共不僅數典忘祖,教中國小學生“忘國、忘祖”,還有意割裂華夏源遠流長的傳統人文。我們將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十二月,湖北官刷印局印刷出版的《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中所呈現的禮儀典故,介紹給華人讀者,再現悠遠古風。
尊師重道從拜先賢開始
初等國文課第一課,從拜孔子開始。第一課內容為:
“我拜孔子我上學堂皆供孔子各處學堂”
這是清末小學生上的第一課,既教小朋友認識古代先賢,也教他們行拜師禮。尊師的儀式,並非只是形式,以實際的行為表達對聖賢的虔敬和尊崇。
古時,把師並在“天、地、君、親、師”的五尊之中,象徵師者擁有崇高的位置。民間有諺曰:“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傳統的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所以古時以隆重的禮儀錶示對師徒關係的確認和保護。
古代界定“師”的涵義,包括幾個層面。《文王世子》曰:“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師就是通過教授事物,從而使學徒認識到諸多美德的人。《韓詩外傳》中稱:“智如泉源,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知識猶如源泉,言行可謂表率的人,就可為師。
交友之道
國文課入選的交友之道,有第十九課的“戴笠之交”,內容為:
“君乘車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車揖
君擔簦我跨馬
他日相逢為君下”
友人之間一旦盟誓,不能輕易改變自己的初衷。無論日後是貧窮,還是富貴;是卑賤,還是尊貴,友人的情義不會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第六十二課的內容和上則異曲同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泥與之皆黑
人之交友亦如是也
故當近君子遠小人”
這一課所述典故出自先秦著作《荀子・勸學》。意思是,蓬草生長在麻地里,即使不用扶持,自己也能挺起腰身正直的生長;白沙落入黑土中,就會變得和泥土一樣黑。人的交友之道,也是同樣的道理。應當親近君子,遠離小人。
典故中的蓬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葉似柳葉,子實有毛,所以也稱“飛蓬”。蓬心狹窄而彎曲,通常比喻見識短淺,茅塞不通。也可用作謙辭。麻的莖桿非常筆直,挺直而上猶如箭桿。柔軟彎曲的蓬草生長在麻叢中,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也能挺直的生長。
三國時期蜀漢官員譙周(201年-270年)所著《譙子法訓》,其中“齊交篇”也曾引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譙周認為,人的言行舉止和交友如同白色的素絲一樣,用蓼藍一染就會變成青色。
他列舉了四組例子,比如春秋時期的韓起與晉國賢人田蘇,二人相處成就了好仁之名;戰國時期甘茂跟隨史舉學習,在齊、秦兩國立下顯著的功績;西漢初年,曹參拜道家高人蓋公為師,輔佐國君成就了的清明安寧的治世;西漢竇皇后的兩個兄弟竇長君、竇少君雖然出身卑微,但對有德行的師友恭敬有加,二人都成為謙讓有禮的君子。
第十九課、六十二課內容通過形象的比喻,簡練的語言,教小朋友正確的交友處世之道,應當親賢遠佞,最終會利己利人。這些內容可謂是交友經典。
友的造字本義,表示兩個人結交,互相協商,互相鼓勵,同心協力。(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兄弟之友
第五課內容是:
“我為爾之兄爾為我之弟彼為我之友亦為爾之友”
友的造字本義,表示兩個人結交,互相協商,互相鼓勵,同心協力。據《釋名》介紹,“友”的本意是“有”,相互保有的意思。《說文》則認為,友是愛的意思,志同道合可為友。《周易》認為,友包含著同心同德,合起來的力量如同鋒利的刀劍,可以切斷堅硬的金屬。
所以在古人的視野中,友的分量,不單是指表面的友好、友情,還包含著深刻的內在精神。
不做“非禮”之事
第十二課內容: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一課內容出自《論語》與《三國志》。其中“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出自《論語・顏淵》。顏迴向孔子請教“克己復禮”的具體作法,孔子就為他說了這番話。顏回說:“我雖然遲鈍,也會遵照這些話去做。”非禮,不合禮儀,失禮,有不尊敬他人之意。凡是不合禮義的事不看、不聽、不說、不做,能使眼神正、心正、身正。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劉備去世之前,為其子劉禪留下遺詔,其中就有這一句。劉備勸勉劉禪不要因為惡事小就做,不要因為善事小就不做。惟有進修德業,將來好有所作為。
崇尚五德再樹風骨
對小朋友來而言,單純的講“仁、義、禮、智、信”未免有些抽象。初等國文課第五十三課內容,以雄雞五德,形象的詮釋“仁、義、禮、智、信”的意涵。
課文內容為:
“古人謂雞有五德
頭戴冠文也
足傅距武也
敵在前敢闖勇也
見食相呼仁也
守夜不失時信也”
這一課內容典出《韓詩外傳》。以雄雞高聳的華冠,比喻文士鴻運當頭,頂戴冠帽。距是雞腳後面突出的足趾,形似支起的叉,很像古代的一種兵器,表現雄雞的威武。如果遇到勁敵,雞敢於面對“強權”,保護弱小,很是勇武。雞見到食物,通常不會獨自享用,一定會叫來其它的雞一起分享,很有仁心。雄雞守夜司晨,每天都很守信,準時喚醒沉睡的世人。這五德也支撐著中華風骨,代代相傳。
清末小學初等國文課所學的內容,既廣博,又深刻。此外,基本的禮儀中還包括,身為人子,出去時一定要告訴父母,回來時也要第一時間稟報父母,不令父母擔心。在基本的禮節中,比如向尊者作揖,一定將手舉到眼下行禮;向長輩作揖,將手舉到口下;與平輩作揖,要將手舉到心下的位置。雖然舉手簡單,但是對人的敬意深含於心,即“手隨身起義於當胸”。
在中共黨文化的語言系統中,中國古代被打上“落後、封建、迷信”的標籤。中共曾說,中國大陸不能舉行普選,是因中國人素質低下落後。國人的素質真的低下嗎?
回溯一百多年前,一覽清朝末年的小學國文課本,對孩子的教育,注重仁義禮儀,處處敬人為先,這樣的教育內容非常亮眼。這些基本的禮儀和倫理,均是效法聖賢愛人之道,教育小孩在家為孝子,在外為君子。從小在孩子心裡種下作正人君子的種子。這樣的傳統教育,才是華夏的風骨所在。
參考資料
《太平御覽》卷406/卷404
《韓詩外傳》
——轉自《太平御覽》卷406/卷404《韓詩外傳》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