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第一名校「高才生」輩出 皇帝做「兼職」教師

【新唐人2019年01月15日訊】洛陽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具備深厚的文化基礎。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洛陽就有了第一所國立大學——洛陽太學。這所大學裡的「教授」,都是國家的「智庫」,培養出了一批名垂青史的「高才生」,甚至連皇帝也曾在這裡做過「兼職」教師。

史料記載,遠在西周就已有太學之名,到了西漢,經著名學者董仲舒倡導,漢武帝元朔五年建立太學院,董為首任「院長」。

最初太學規模很小,只設教師5人,弟子50人。後來學生增至1000人。王莽當政時,有人上書說,孔子布衣養徒3000人,於是學生也增至3000人。

到東漢初期,劉秀在洛陽建太學,很快形成了「內外講堂,諸生橫巷」的盛況,學生人數達到3萬餘人,「凡所結構達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中國在近兩千年前就有如此規模宏大、師生眾多的太學,在世界上可說是獨一無二的。

漢代太學的教師稱博士,其主要職責是「掌教弟子」,以教學為主。但「國有疑事,掌承問對」,博士要參加朝廷的政治、學術討論,幫助政府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那時候的洛陽太學人才濟濟,是全國人文鼎盛的所在。

漢明帝本人崇儒好學,精通《春秋》和《尚書》,他曾兩次親臨太學講經論道,使太學盛況空前:「帝正坐自講,諸儒執經問難於前,冠帶縉紳之人,環橋門而觀聽者蓋以萬計。」連北方的匈奴都派遣子弟來洛陽留學。

洛陽太學素有「嚴於擇師」的傳統。西漢學者楊雄把「模」與「範」二字相聯,首創「模範」一詞,提出「師者,人之模範也」,可以說代表了當時對太學教師的看法。

西漢的太學博士採用征拜或舉薦的方式選拔,東漢的博士還要考試,要經過嚴格的遴選。在漢代太學執教的博士不乏鴻師碩儒,如孔安國、匡衡、董仲舒、賈逵、許慎等,都曾在太學「掌教弟子」。

太學常常大班上課。這裡的「大教室」,「長十丈,廣三丈」,能同時容納數百名學生聽課。

太學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學。太學生有充裕的自學時間,可以自由研討學問和向社會名流學者就教。

太學常集會辯難。博士中相互論難蔚然成風,學術氣氛濃郁。學生也可和負有盛名的學者論辯,很多學生都思維敏捷,「善論難」。

太學學習的,不僅是儒家的經典,還有天文、曆法、數學等各方面。

這樣的學風,使漢代太學造就了王充、馬融、張衡、許衡、鄭玄等一大批學識淵博、名垂青史的「高才生」。

這些高才生們的著作至今仍為後人所傳誦,如張衡的渾天學說、發明的地動儀、賦作中的典範《二京賦》,以及「雜文」《七辯》等。

董仲舒將儒學與陰陽災異之學融合為一體,開創了中國哲學的新局面。

「通儒」賈逵精通天文學和數學,認為月球的運動為不等速,大力推介民間天文學家傅安的測量結果,主張曆法計算中應按黃道計量日、月的運動,東漢靈台上用的黃道銅儀就是在他的倡議下建造的。

馬融學兼百家,為一代學者和音樂大師;王符博通古今,是著名的政論家,直到現在,他的《潛夫論》還是研究漢代社會的重要資料;而崔瑗精於文史,又多才多藝,精通天文、曆法、數學、物理。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