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則靈 敬天重德有點化(上)

漢字乾坤 認字六 陳彥玲

【新唐人2019年01月10日訊】小學六年認字排行上的第六個字:「」。這個字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見;〈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裡唱:「『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孩子入學後就會主動或被詢問:「有什麼人生的志向或夢想?」,在課堂上還是很重要的作文題目呢!到了適婚年齡也得問問:「有什麼人品和經濟條件可以成家?」直到生命盡頭回首時還能問問:「有什麼可以為世界或子孫留下的紀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有」字的內涵和運用吧!

」字的金文和小篆,若我們將這個字拆解開來,那麼就出現了上部手形,和下部的月形。手形像是右手的圖像,月形則意指「肉」。

祭祀臘肉不一般
段玉裁注:「胾,大臠也,謂鳥獸之肉。……人曰肌,鳥獸曰肉,此其分別也。」那麼在上古神人共世的時代裡,凡事以天意為大的文明中,要能被以文字記載下來的事情,基本上都與神傳的文化有著密不可切割的關係。所以,這個「肉」則肯定還不是一般的肉,指的是祭祀臘肉

說起這個「臘」,如果讓現代人來說些以臘為內容的詞語,則不外乎臘肉、臘腸、燒臘、臘八粥或臘月要準備食物過新年了。但如果我們回溯歷史古籍就能發現,臘肉等食物其實是祭祀大事中的祭品呢!

上古時代留給後世許多神話傳說,例如:神農嚐百草、黃帝得道升天、大禹得神助以治水和商周交接時的眾神封榜等等,在在描繪了神人共處時代和神傳文化的精采,也有諸多典籍記錄了帝王們對於祭祀的嚴謹與重視。

《禮記‧禮運》就記載著孔子之言曰:「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對天地神明的祭祀只能由德高望重的天子為之,因為自古以德行來配其能力,唯有德才兼備才能體悟天地運行之規律,也才能獲得或體悟神明之感召點化,而用以替天行道,是以帝王稱為「天子」。

《說文解字.肉部》寫道:「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那麼在神州大地年歲終時,合祭眾神不只是迎春之舉,也是向上天匯報一年來替天行道的總結。我們從殷商的甲骨文所表述的內容,可以看到商王的各種占卜的記錄(卜辭),例如用什麼來當祭品、天候情況、與地方諸侯或鄰國的關係變化、收成豐貧到妻子的分娩都是占卜的內容。

占卜時當然不像現代所見的隨手卜卦,甚至沿街一擺還叫賣了起來。那得有虔誠的心態與隆重的儀式,獻上祭品時的謙敬與現代只講究臘肉醃製烹調方法與美味則大相逕庭了。

「有」並非只有拿取
當我們明白了「有」這個字與敬天祭祀有著不可忽視的淵源時,相信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會更深刻地讓孩子明白,凡有取或己有才能和物品都必先心生謙敬,就像手中拿的是敬神祭天的臘肉一樣,不能沾沾自喜,勿忘「舉頭三尺有神明」,為孩子打下一個堅固的品行基石。

台灣的小學入學禮有著多年的歷史,雖然各校方式不盡相同,但多有展現神傳文化的精采之處,例如穿漢服正衣冠、淨水盥手、拜聖賢先師孔子、硃砂啟智、端坐及手握毛筆寫「人」字開筆,以淨其身也以敬其心。也有的學校設置了乾淨隆重的「義路」和「禮門」讓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一起幫助孩子走上學習禮義的入德之路。期許新生除了認真學習知識之外,更要以培養良好的德行為一切的基礎,才能確立擁「有」了讀書為人的正確方向。下回我們再來說說孩子入小學一年級時與「有」這個字相關的身心發展議題。◇(待續)#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