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強調「黨的領導」與「改什麼不改什麼」

今年是中共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圍繞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將向何處去,北京最高當局的回答是:「改什麼、怎麼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至於什麼是該改的、能改的,什麼又是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則沒有明說。雖沒明說,但從四十年來中共強調「黨的領導」調門越來越高這一點來看,答案其實已經明擺在那裡了。

據網友史夕梳理,迄今為止,中共在改革開放二十年、三十年和四十年時先後舉行了三次紀念大會,強調「黨的領導」的聲調可以說一次比一次高,尤以今年為最!1998年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周年時,中共領導人的講話中共出現了3次「黨的領導」。如:「必須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這是我們的事業勝利前進的根本保證。要把十幾億人的思想和力量統一和凝聚起來,共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是不可設想的。二十年來的實踐告訴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必須認真研究自身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善於學習和提高,善於改進和加強領導。」

到2008年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時,中共領導人講話中共出現了8次「黨的領導」,比二十周年時多了5次。如:「必須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

而到了今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時,「黨的領導」在中共領導人講話中出現的次數又進一步上升為11次,比三十周年時多了3次。如:「第一,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我們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

同樣的現象也存在於《人民日報》。

在中國,最具權威性的喉舌媒體當屬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在密不透風的中國政治中,它被視為是洞察中國政局與政策變化的視窗——當某個特定政治詞彙在一段時期內被反復提及,相應的政策也會發生變化。為了從這家報紙詞語出現頻率變化的軌跡來探尋中國40年來的政策走向,BBC中文最近從過去40年的《人民日報》中整理出了那些曾紅極一時的「口頭禪」,結果發現,改革開放之初,從文革中走過來的人們放下《毛主席語錄》,「解放思想」成為主流,思想界空前開放。但到1987年,在黨內保守派反攻下,一場「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展開,「黨的領導」被重新重視起來。近年來,這個詞語出現頻率再次抬頭猛增。2017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大上,「黨是領導一切的」被寫入黨章,「黨的領導」出現頻率自此達到40年來最高點。

諸位,你們有沒有想過中共強調「黨的領導」調門越來越高說明瞭什麼?聯繫本文開篇提到的問題,我認為再清楚不過的說明瞭一點,那就是在中共看來,「黨的領導」不該改,也不能改,也就是堅決不改,不但堅決不改,而且要不斷加強,越來越強!不用說,與其緊密相關的一切,諸如輿論管控、宣傳洗腦和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等等當然也都在這個範疇之內。反之,如果把「黨的領導」以及相關的東西給改掉了,那就是「犯了顛覆性錯誤」,就是「走了邪路」。

至於什麼是該改和能改的,一旦明白了「黨的領導」以及相關的一切是堅決不改的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一言以蔽之,所有不利於和可能削弱「黨的領導」的東西都是該改和能改的。

試想,在專制國家搞改革,最核心最要緊的東西是什麼?不就是結束一黨專政,實現民主憲政嗎?反觀中共,雖然口頭上信誓旦旦的聲稱要大力推進改革,卻堅決不改「黨的領導」,只肯改革那些不利於和會削弱它的東西,這樣的改革能算真正的改革嗎?改來改去充其量只能是換湯不換藥,自欺欺人罷了。為什麼改革改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卻對它失去了信心,甚至認為「改革已死」,其根源不正在於此嗎?

回顧四十年的改革歷程,歷史充分證明瞭一點:不改革「黨的領導」,再怎麼改革都是死路一條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