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9日訊】三百年前的「毒笑話」醍醐灌頂,說「小」的笑話二則,博君哂一哂、省一省。
三百餘擔米鬧笑話
有個窮人省著吃,好不容易積了三、四罈子米,心中大喜,自己成了大富了。
有一天,和同伴到市場。走著走著,聽到路人聊天說:「今年我家收米不多,只有三百餘擔。」
窮人對同伴說:「你聽聽這個人說的謊,我不信他一個人家,就有這麼多盛米的罈子。」
石老評語:「 以管窺天之人,叫我如何與他共論經濟大事。」
慮小不慮大
有一人犯了罪當斬。臨綁赴刑場時解開衣服,自己用手連拍胸前。一旁的人問他什麼意思?
犯人說:「恐怕傷了風,不是玩的。」
綁行至半路,忽然頭上烏鴉鳴叫。犯人叩齒三通,唸唸有詞,誦了「元亨利貞」七遍。一旁的人問他什麼意思?
犯人說:「鴉鳴主有口舌,誦元亨利貞免得與人發生口角。」
綁至殺場,臨開刀時,犯人向劊子說:「求你用粗紙將刀口擦乾淨了,我聽說剃頭的刀,若不乾淨,剃了頭,就要生瘡。現今刀若不乾淨,如果害起瘡來,幾時得好?」……
*度世金針《笑得好》原作者石成金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石成金,字天基,號惺庵愚人,留下中國十八世紀的笑話集《笑得好》,謔稱「毒笑話」。石成金是清代的醫家,他不僅診斷個體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體社會善性佚失的病情,進而開出了「笑話」為藥方、為針砭,願以「笑話」作為提振世道、回復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針」。
他在〈自序〉中這樣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游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又說:「予謂沉痾痼疾,非用猛藥,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話」醍醐灌頂。
石成金是醫家,也學佛、向佛,認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經意識到:物慾橫流昏蔽了善性、風氣敗壞墮落了人心,腐蝕敗壞的世道人心已經走入沉痾痼疾,不下猛藥已經救不了了!
在將近三百年後的今天回顧《笑得好》,竟然世道人心的墮落那麼的似曾相識,惟今天的人間道更加下流了。看《笑得好》果若入耳發笑,而且入耳警心,這就「笑得好」,悟得了「度世金針」三昧!@*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