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1日訊】毛澤東時代提出的所謂「楓橋經驗」,近期再度受到中共高層和宣傳機構的熱捧。有專家揭露中共的真正目的,是因它的權力越來越不穩,在內憂外患的危急時刻,以當年文革那一套「楓橋模式」,發動「群眾鬥群眾」,讓民眾互相監督,人人為敵,強化中共對社會的控制。
日前,負責中國社會治理、平安建設的省級領導人,在浙江紹興召開大會,紀念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周年,中共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在會上強調,要以習思想為指引,發展新時代的「楓橋經驗」。
隨後,新華社等官媒發表多篇文章,為「楓橋經驗」推波助瀾。
如《人民日報》12日頭版刊登題為「楓橋經驗為何歷久彌新」、副標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的文章。強調目前浙江共劃分了7.08萬個網格,配備23.4萬名專兼職網格員,每個網格配備一名專職網格員,全面取代村級的各類協輔人員。
評論人士橫河對新唐人表示,「楓橋經驗」實質就是「群眾專政」,「維穩體制中有兩個分支,「政法委」注重在用司法體系懲罰;而「綜治委」強調群眾專政。只是在不同的階段,專政對象變化不同。
早期是「四類分子」,後來就變成了各類「不穩定因素」,也就是中共不斷製造出來的新的敵人。」90年代,中共由「楓橋經驗」發展出維穩體制中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系統」,包括朝陽群眾、紅袖章大媽、網格治理員,及網評員(五毛)等等。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對自由亞洲分析認為,如今當局再度重點推出「楓橋經驗」跟形勢有關,首先是中共強化對社會的控制,面對中國經濟下行,民怨增加,傳統的維穩方式耗費大量財力。在這種情況下,它就撿起了毛時代的那一套。
所謂「楓橋經驗」,是1960年代浙江楓橋區發明的,一種發動群眾來「監控、改造」「階級敵人」的做法,宣稱「十個人包夾改造一個人,矛盾不上交、社會改造」。它的主要特點是由原來通過司法程序來懲治階級鬥爭的對象,轉為群眾鬥群眾運動。
1963年11月,毛澤東親自批示,向全國推廣「楓橋經驗」。這種群眾專政的方式在此後的政治運動中得到極大地發揮,大批基層官員和所謂有地、富、反、壞等四類分子被迫害致死或自殺身亡。
據中共黨史研究室編印的中共建政以來歷次政治運動中記載:文化大革命期間有420萬人被非法關押審查,超過172萬人非正常死亡,還有眾多家庭被拆散。
胡平認為,楓橋經驗反映了中共政權的根本屬性,它完全是秉承了共產極權制度最基本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對一個人,從他的行為,到他的言論,以至於思想,進行全面控制。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就更像是喬治·奧威爾的小說《1984》里描述的那種狀態。「老大哥」時刻在緊盯著你。
1978年中共「改革開放」後,「楓橋經驗」一度被冷落,但90年代,中共領導層開始重提「楓橋經驗」。2013年,在紀念「楓橋經驗」50周年期間,習近平批示要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
這是時隔50年後,又一次由中共最高領導人對「楓橋經驗」作出肯定。如今在中美貿易戰,使得中共政權陷入外患內憂的困境之下,中共高層再度重提「楓橋經驗」。
評論人士文昭在自媒體上分析說,在經濟持續惡化的情況下,中共再提「楓橋經驗」,發動群眾鬥群眾,是因為它的錢不夠花了,現在雖然不像毛時代的財政那麼捉襟見肘,但也是「蛇大窟窿大」花錢的地方多。
文昭表示,顯然中共目前感到有社會不穩的重大隱患,需要加強對社會的壓制。最近大批刪除社交媒體賬號就是表現,但是與它要對社會增加的壓力比,它的維穩開支卻難以同等地放大,這時它就需要重走「楓橋模式」,想發動群眾為其所用。
在鼓噪楓橋經驗的同時,中共官媒開始重新宣揚義和團,北京還接連出現為文革平反的巨型大字報、橫幅。
文昭認為,「義和團和楓橋經驗的共同之處就是,它們都是受到當政者操縱的群眾暴力,以無比光輝正確之名,干著傷天害理的事。」
種種跡象表明,中共領導層已經深陷危機,不得已使用這些歷史符號重塑其威信。
(記者李韻報導/責任編輯: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