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5日上海召開的中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習近平發表了演講,表示中國將繼續開放大門,承諾中國將尊重國際營商慣例,對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等等。不過令早已不信任中共的外界懷疑這些承諾的是,其並沒有指出將推出哪些法規政策保障上述措施的實際執行。因此,究竟其能打動多少外國投資者,無人知曉,但想必「聽其言,觀其行」的不在少數。
演講中,習以大海來比喻中國的經濟,以此反駁看衰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聲音。其稱「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大家完全可以抱著樂觀態度。」
這個比喻,自然未被中共官媒忽視,其迅即推出與之配合的評論文章,如新華網5日午夜刊發的《大海之喻凸顯中國經濟底氣信心》。文章暗示中國經濟如大海般遼闊深邃,其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暗示中國經濟如大海般具有澎湃動力,上億戶市場主體、2700多萬家民營企業,9億多勞動力資源、超過1.7億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等就是其發展的驅動力;暗示中國經濟如大海般開放包容,正在以開放倒逼改革。
基於此,文章認為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經濟發展遇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在所難免,但卻能在「深化改革開放中解決」,在風風雨雨中克服。
然而,不要忘了,大海里不僅有狂風驟雨,還有極具破壞力的海嘯。維基百科稱,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自然現象,稱之為「海嘯」。儘管狂風驟雨不能掀翻大海,但地震引發的海嘯對大海的破壞力也是不可小覷的,其對海洋生物、水體、周邊環境等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東南亞、日本發生海嘯後的慘況,很多人應還記憶猶新。
是以,如果中國經濟這片大海,遇到海嘯,會造成自身怎樣的傷害,同樣可以用滿目瘡痍來形容。2008年引發全球經濟震盪的金融海嘯,直接導致了經濟的大衰退。在美國,高失業率持續到2012年,期間消費者信心不足,聯邦債務增加,通貨膨脹,石油和食品價格等上升。在歐洲,則出現了主權債務危機,尤以希臘最為嚴重,很多歐洲國家被迫緊縮財政。此外,大批歐洲國家失業率也因此上升。如今處於內外交困的中國難道就可以避免經濟海嘯嗎?
根據近日中共當局發布的經濟數據,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長跌至6.5%,創逾九年新低;反映需求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亦降至兩年來最低點;中國的零部件出口,在10月創下2016年以來最低水平。此外,中共官方公布的1~8月份不含農戶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增速創有記錄數據以來的最低值。中共海關總署9月8日公布的大陸8月份進出口數據顯示,進口、出口增長均下滑。以美元計算,中國8月出口同比增長9.8%,不及7月份的12.2%;進口同比增長20%,也低於7月的27.3%。
11月3日,中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前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在中國機構投資者峰會上的演講中稱,「從今年前三季數據來看,GDP在下滑、投資在下滑、出口在下滑、消費也下滑至等於或低於GDP的程度。」「這恐意味著經濟某種螺旋式下行趨勢。」「當前經濟增長的債務密集度持續上升,支持1單位的經濟增長恐需要更多金融資源來支撐,也意味著想用金融手段來恢復經濟變得更加困難。」
至於北京所認為的中國經濟發展驅動力中的2700多萬家民營企業,在外面臨美國的加徵關稅,在內面臨當局明著支持,暗中壓制、收購,實體經濟發展不斷遭到瓶頸的情況下,有多少可以撐下去而且不跑路並不好說。即便高層剛剛給出了「定心丸」,但一些根本問題在體制不改變的情況下是沒辦法解決的。
還有那些上億戶市場主體、9億多勞動力資源、超過1.7億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在高稅收、高房價、高收費以及高罰款,低收入、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前提下,在資產被中共通過濫印貨幣、增發債券、濫發股票以及負利率等手段掠奪走後,又怎麼能推動經濟的發展?看看當下中國層出不窮的惡性事件,就知道其社會巨大的貧富差距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已達到了怎樣對立的程度。
有媒體說:「美國貧困人口達到4000萬人,貧困率超過15%,而中國的貧困人口只有2%!」但數據顯示,美國所謂的貧困人口每人月均6500元人民幣,中國貧困人口每人月均275元人民幣。按照美國標準,中國至少有60%的貧困人口。
更讓中南海心憂的是,如果在月底G20峰會上無法與美國總統川普初步達成雙方可以接受的貿易協議,北京將面臨極為糟糕的局面,即美國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而川普政府一直希望北京當局可以解決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產業補貼及開放當地市場等長久以來不公平的貿易問題,如果北京仍以維護共產黨的統治以及社會穩定作為要務,不想改弦更張,所謂的「深化改革」也只是表面文章,那麼雙方的分歧就很難化解。果如是,2019年經濟海嘯或許會不期而至。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