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育9雛 至今還有2個活在世上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7月25日訊】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鳥——百鳥之王,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龍相同。其羽毛一般被描述為五彩,「鳳」為雄性,「凰」為雌性。「龍生九子」,鳳也自然育得「九雛」。至今還有2個真實的活在世上。

鳳育九雛有兩個版本:

一、金鳳、彩鳳、火鳳、雪凰、藍凰、孔雀、大鵬、雷鳥、大風。

二、鳳凰有五種:稱為五鳳:真鳳、鸑鷟、鵷鶵、青鸞、鴻鵠。

而正宗的鵷鶵下育九雛,為:孔雀、彤鶴、藍鳧、雪鴞、紫燕、大鵬、招風、奔雉、百鳴。

鳳凰是一種和龍一樣重要的中華文明圖騰。

老大金鳳

金鳳雞頭蛇頸,龜背魚尾,生性喜平和,飲食高潔, 能通天應地,律五音覽九德。在建築物、錦織品等上面最為常見。

老二彩鳳

彩鳳身分五彩,能降百鳥。小音金,大音鼓,鳴動八風,身無彩鳳說的就是祂,與父母長相最相近。

老三火鳳

火鳳為火之精,周身火焰,性情暴躁,高興的時候光芒萬丈,發怒的時候赤地千里。象徵擺脫困境,浴火重生。

老四雪鳳

雪鳳性喜寒冷,吐氣成雪,吸氣冰封。翅寬羽長,周身雪白無瑕。雪鳳象徵聖潔,和火鳳分別為陰陽屬性中的兩個極端。

老五藍鳳

藍鳳身藍如蔚,屬水性,性格溫柔,棲息於海之濱,善布雨,所到之處甘霖大地。

老六孔雀

鳳育九雛中,孔雀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兩個鳳凰後族之一。孔雀貌美性傲,最具傳奇色彩。百鳥中以孔雀最美,華麗奪目,霞光漫溢。

老七大鵬

大鵬又名鯤鵬、大鵬鳥、大鵬金翅鳥、迦樓羅鳥。體型龐大,性情剛烈暴躁,翅膀呈金色,最喜歡吃龍,大鵬展翅說的就是祂。

老八雷鳥

雷鳥性子急躁,喜好疾奔,啼聲如雷,揮動翅膀能夠製造閃電。

老九大風

大風,鳳如其名,身體特別大,振翅能起風,飛起來像風一樣快,大風出現往往預示著有大風災降臨。

鳳凰分為五鳳,分別為:真鳳、鸑鷟、鵷鶵、青鸞、鴻鵠。

真鳳對應俗說的「朱雀」,為火紅色,鸑鷟黑色或紫色,鵷鶵黃色,青鸞青色,鴻鵠白色。

五鳳之真鳳

真鳳俗稱「朱雀」,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一,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神獸,能接引死者靈魂升天,後又象徵著丙丁與夏季。

五鳳之鸑鷟

鸑鷟身為黑色或紫色,似鳧而大目赤,出現則雌雄雙飛,成雙成對,象徵著堅貞不屈的品質,被民間認為是瑞獸。

五鳳之鵷鶵

鵷鶵渾身黃色,棲息於南方,鵷鶵從南海飛往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行止高端,也是被民間認為是瑞獸。

五鳳之青鸞

青鸞又稱蒼鸞,是常伴西王母的神鳥,體大如孔雀,羽色華麗,尖尾羽長,兩翼有斑紋,展開時顯鳳,據說與火鳳是一對情侶。

五鳳之鴻鵠

鴻鵠是白色的鳳凰,長相秀美,是大雁和天鵝的集合體,飛行極為高遠,常用來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鵷鶵是五鳳之一,傳說鵷鶵下育九雛:

孔雀、彤鶴、藍鳧、雪鴞、紫燕、大鵬、招風、奔雉、百鳴。

下面講那些在第一個版本中沒有的神鳥

鳳育九雛之彤鶴

彤鶴屬性為火,其色緋紅,其形似鶴,高約九尺,所飛過的地方都會出現紅霞。

鳳育九雛之藍鳧

藍鳧屬性為水,其色湛藍,其形似雁,長可三丈,身型巨大,翅膀一振便可引發洪水泛濫,常居南海灣,近千丈的法相現身可引發海嘯。

鳳育九雛之雪鴞

雪鴞屬性為冰,顏色純白,其首如貓,有喙,身高七尺,常活動在雪山之中,為冰雪覆蓋領域的守護者。雪鴞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真實存在的!

鳳育九雛之紫燕

紫燕屬性為電,其色紫黑,其形如燕,大小如鴿。體表覆蓋電芒,飛行速度快如一道閃電,可瞬間轉向,在一定範圍有瞬間位移的能力。

鳳育九雛之招風

招風屬性為風,其色藍紅,其首似犬,喙上有齒,無足四翼八尾,身長達百丈,常在空中穿梭,一旦著陸尋居便褪其本形,化成兩足兩翼兩尾的異獸。發怒即化身萬丈烏雲席捲大地,所到之處狂風呼嘯,生機全無。

鳳育九雛之奔雉

奔雉屬性為土,顏色土黃帶赤紅,形狀如雞,高至一丈,有縮地成寸的能力,現法相之身可高達數百丈,可發動地震災害。

鳳育九雛之百鳴

百鳴屬性為音,顏色鮮紅豔麗奪目,型如麻雀,體型如孔雀,鳴聲悅耳,能使聽者放鬆緊惕迷失自身意志,為之所控。百鳴的啼聲尖銳,能頃刻動蕩環境,破壞物體。

鳳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僅次於龍,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秦漢以後,鳳凰的形象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化。

龍和鳳凰都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

其中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

1. 囚牛(qiú niú)

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音樂,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刻有龍頭的形象,被稱為「龍頭胡琴」。

2. 睚眥(yá zì)

好鬥喜殺,人們常把它的像刻在刀環、刀柄上,或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還有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這些武器因為有龍的雕刻而顯得更加威武。

3. 嘲風(cháo fēng)

獸形,平生好險又好望,通常把它雕刻在殿台角上。嘲風,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震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4. 蒲牢(pú láo)

形似盤曲的龍,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便是它的雕像。蒲牢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根據它的特點,把蒲牢鑄為鍾紐,又將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鐘時,讓鯨魚攻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

5. 狻猊(suān ní)

又稱金猊、靈猊,其形狀象獅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喜歡倚立於香爐足上,人們便用它來裝飾佛座和香爐上的腳部。據說它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稱,人們便將它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腳上。

6. 贔屭(bì xì)

又名霸下,形似龜,平生力大無窮、好負重,碑座下通常是它的像。相傳上古時期,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通河道,為夏禹立下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大禹擔心它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讓贔屭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亂走。

7. 狴犴(bì àn)

又名憲章,樣子像虎,好獄訟,又有威力,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這就是為什麼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另外,相傳它主持正義,能明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它也被裝飾在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迴避的牌上,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8. 負屭(fù xì)

平生好文,身形象龍,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便是它的像。中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有許多是名家詩文,膾炙人口。負屭十分喜愛這些充滿藝術光彩的碑文,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文學珍品。它們互相盤繞著,看上去像在慢慢蠕動,和石碑底座的贔屭配在一起,更顯壯觀。

9. 螭吻(chī wěn)

又名鴟尾或鴟吻,魚身龍頭,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龍頭是它的雕像。在佛經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人們把它安在屋脊兩頭希望能消災滅火。

(責任編輯:古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