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不相識的妻子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7月15日訊】以前就聽過這個忘事的笑話,原來遠在三百年前的笑話集《笑得好》就有這個笑話了,笑話的壽命真長!這笑話中的主角忘了自己的東西,忘了自己的妻子的情境,好像不可思議。不過現代社會中的老年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發生的比例之高不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忘事的忘夫

有一人最忘事了,姑且稱他「忘夫」。忘夫走路就忘了停止,睡下就忘了起床。

忘夫的妻子很憂慮,對他說:「聽說某處有個艾夫子,人很滑稽又多智,能治癒膏肓之病,你去找他求治好不好?」

忘夫高興地接受了妻的建議。於是他乘馬挾箭上路了。他才出門,沒有走多遠,忽然內急得很,因而就下馬在野地裡找個地方解便。他先將箭插在地下,將馬繫在樹上。

解便完畢,忘夫向左邊一看,看見自己原先插的箭,大驚呼道:「怕是殺人,怕是殺人!這支飛箭還虧射在地下,如果再近一些,射著了我身子,我的性命就休了,這真是天大之幸啊!」

這時忘夫往右邊一看,看見自己原來的馬,就大喜說道:「雖然受了虛驚,高興的是牽得他人遺下的一匹馬來,可以給我騎騎。」他引著馬韁要旋轉身,忽然踏著自己剛才所解出的大糞,頓足大恨道:「是誰出的大便,將我一雙好靴子污髒了,真是可惜!」

忘夫忘妻

忘夫於是鞭馬反向原路而回。不多久就到了家,卻徘徊在自家門外,說道:「此處不知是何人居住的房屋,莫不是艾夫子住的地方嗎?」他的妻子聞聲出來見是剛剛出家們沒多久的丈夫,知道他又忘了,因而就開罵了。

忘夫慌慌張張不知所措,埋怨道:「大娘子,你與我素不相識,我與你沒有任何瓜葛,何苦就出語傷人,豈不是自己找事嗎?」

人人是忘夫

玩個遊戲,改個笑話結局想一想:如果這忘夫離家後突然消失了蹤影,久久未回,原因是在路上真遇不測遭搶劫死掉了,而家中的妻子一直苦苦等待著。忘夫呢馬上得以輪迴轉生,也長得和前生一模樣,長大後有天竟轉回了前生的住的地方。前世妻子見到離家的人歸來,恍如隔世,又喜又怨,一肚子淒苦傾瀉而出!這一世的忘夫聽了楞楞然地埋怨道:「大娘子,你與我素不相識,我與你沒有任何瓜葛,何苦就出語傷人,豈不是自己找事嗎?」忘夫這話兒說得真,而原妻那邊卻是越聽越不是味兒……。

常態下幾十年的人生,若從宇宙、天體的時空看來,不就是一瞬間嗎?轉到此生忘了彼生,就是這樣的常態,跨越彼生此生的界線,人人都是忘夫!從這個時空轉換的大時空來看,能識得生生世世的因果、不矇昧於自身造下的因果業報的能得幾人呢?

笑得好》作者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石成金(字天基,號惺庵愚人)留下中國十八世紀的笑話集《笑得好》,共二集約二百則笑話。石成金是清代的醫家,他不僅診斷個體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體社會善性佚失的病情,開出了「笑話」為藥方、為針砭,願以「笑話」為提振世道、回復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針」。他在〈自序〉中這樣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游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

石成金是醫家,也學佛,認為人性本善,是因為物慾昏蔽了善性、敗壞的風氣墮落了人心,沾染成痼疾,醫藥也難痊。所以他以「笑話」為針砭。他希望聽到他的笑話的人,入耳發笑,而且入耳警心,這就是《笑得好》的人,這一來,「人性之天良頓複,遍地無不好之人」。

石成金在近三百年前已經意識到:世道人心敗壞已經是沉痾痼疾,不下猛藥已經救不了世人了!他在〈自序〉中說:「予謂沉痾痼疾,非用猛藥,何能起死回生」?過了近三百年後的今天來看《笑得好》,猶然是笑話中的奇寶,博君一笑、醒君頓悟。

──轉自《大紀元》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