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治國為重,不可總想賺錢!(數文)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5月22日訊】

一、唐太宗歡迎據理力爭,匡正己過!

唐太宗即位後,下決心要解決官吏們的貪污受賄問題,派人用財物去試著賄賂官吏們。有個管門的官,接受了一匹絹帛,收受了賄賂。

唐太宗大怒,下令要將他斬首。

裴矩勸諫道:「這人受賄,罪該萬死。但陛下不應該拿財物去引誘他犯罪,然後處以死刑,這就是所謂把人拖入法網。這種做法,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說的『用道德教化人們、用禮節制約人們』(原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道理。」

唐太宗聽從,接受了他的意見。

唐太宗又召集百官們,說:「裴矩能夠據理力爭,不肯當面順從我的錯誤做法。如果對每件政事,都有人像裴矩這樣匡正我,還用愁國家治理不好嗎?」

二、張玄素有回天之力

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下令:徵調兵役,修繕洛陽宮乾元殿,用來作為巡視的行宮。

張玄素上書,極力規勸道:「阿房宮建成了,秦國的民心,卻散失了;章華臺築好了,楚國卻眾叛親離了;乾元殿完工後,隋朝人民的心也就解體了!試想:陛下今天的財力物力,哪裡比得上當年的隋朝?役使飽受戰爭創傷的百姓,重犯隋朝滅亡的錯誤,恐怕比隋煬帝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唐太宗說:「你認為我不如隋煬帝,那麼我與夏代的桀、商代的紂,相比又如何呢?」

張玄素回答道:「如果乾元殿修建好了,就會同樣導致天下大亂。到了那一步,還要比什麼呀?」

唐太宗沉思片刻,感嘆道:「我不仔細考慮,以至於失誤到這般地步!所有的建造工程,都應該停下來!」

魏徵感嘆地說:「張公(張玄素)論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謂仁人之言,其利溥矣!(張公的話,有扭轉天意的能力。這的確是:仁義之人的話,給國家帶來的利益是很大的啊!」

三、唐太宗悔責王珪

太常少卿祖孝孫(人名),因為教宮女們唱歌,不合皇帝的旨意,受到了唐太宗的責備。王珪和溫彥博規勸道:「祖孝孫是一位正人君子,陛下忽然為了他教授歌妓舞女的事,而責怪他,我們擔心天下的人,會驚恐萬分。」

唐太宗大怒,說:「你們都是我的心腹之臣,應當盡忠直言,怎麼竟然會依附下臣,欺騙君王,反而為祖孝孫說話呢?」

溫彥博跪拜認錯,王珪偏偏不認錯,說:「我本在前朝任職,該當死罪。陛下將我安排在身邊,認為我是一位忠誠正直之臣。今天我進諫的目的,難道是為了個人的私利嗎?想不到陛下忽然責備我懷有二心,這是陛下辜負了我,我並沒有辜負陛下!」(王珪這些話,講得很重)

唐太宗默然退朝。第二天,唐太宗對房玄齡說:「昨天我責怪了溫彥博和王珪,我非常後悔。(但王珪的那些話,唐太宗都吞下去了!)

四、「一言之重,比於千金」

李大亮任涼州都督時,曾有一位朝廷使者,來到涼州,看見這一帶有很出色的獵鷹,就暗示李大亮進獻給皇上。

李大亮暗地裡給唐太宗上了一道奏章,談及此事,並希望皇上不要玩獵鷹,以正風氣。

唐太宗回信讚嘆道:「古人一言之重,比於千金!(古人稱一句善良的話,等於千金。)現在,我賜給你舊瓶一個(以答謝他來信的好意),雖然沒有千鎰之重,卻是我自己使用過的東西。」

五、唐太宗與王珪宴語

唐太宗閒居時,與王珪在宴席上交談,當時有一個女官,在一旁侍候,她本是廬江王李瑗的愛妾,李瑗作亂敗亡,她就被收入宮內。唐太宗指著女官,對王珪說:「廬江王荒淫無道,陰謀殺害了她的丈夫,而將她佔為己有。」

王珪起身離開座位說:「陛下認為廬江王強行奪取這個婦人是對呢?還是不對?」

唐太宗說:「殺了人,又強行奪取別人的妻子,你竟然問我這種作法對不對,這是什麼意思?」

王珪說:「齊桓公到郭國去,問那裡的老百姓說:『郭國為什麼滅亡?』老百姓說:『因為國王喜歡善良的人,而討厭邪惡的人。』齊桓公說:『如果像你們所說的那樣,那就是一個賢明的國君啊,怎麼會亡國呢?』老百姓說:『國王雖然喜歡善良的人,卻不能用他們;討厭邪惡的人,又不能避開他們,所以國家就滅亡了。』現在,這個婦人還在陛下身邊,我私下認為:陛下是贊成廬江王的所作所為的。陛下如果認為廬江王是不對的,那就是知道邪惡而又不能避開了。」

唐太宗聽了,雖然沒有免除這個女官,但心中還是很重視王珪的意見。

(在這裡,王珪很有鋒芒,唐太宗都能吞下,確有明君風範。唐太宗同情那個女官,如果把她趕走,怕她想不開,會有悲慘後果。)

六、房玄齡病重憂國事

房玄齡病重,對兒子們說:「現在天下和平安寧,朝政措施亦甚得當。只是皇上東征高麗,確是國家的一大憂患。當時皇上帶著怒意,作出了這個決定,臣下們沒有一個人敢冒犯威嚴,而勸阻。我知道它的後果而不說,那就會帶著遺憾死去。」

於是,他帶病,上表勸諫說:「陛下判決死刑犯,一定要下命令反覆多次上奏,並且吃素食,停音樂。現在的士兵們毫無罪過,卻要驅趕他們到戰場上去,置身於刀光劍影之中,使他們肝腦塗地,魂魄沒有歸宿之處,讓他們的老父孤兒、寡妻慈母望著靈車,掩面哭泣;抱著枯骨,傷心裂肺。這樣足以使陰陽失調,動搖和損傷天地間的和諧之氣。況且兵器是凶器,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它們。假使高麗違背了作臣下的禮節,陛下誅伐它,是可以的;假使高麗侵害擾亂百姓,陛下消滅它,是可以的;假使高麗在長時期內會成為中國的禍患,陛下剷除它,也是可以的。但是現在沒有這三條,只因細事,卻要大舉干戈,勞民傷財,這樣所得到的太少,所損失的太大。我在此,竭盡最後一點心意,權且作為死後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唐太宗看到表章後說:「此人病危到這種地步,還能憂慮國事!」遂止戰事。

七、治國為重,不可總想賺錢

裴諝任河東租庸、鹽鐵使(皆官職名),當時關中地區大旱,他請求入朝奏報、商議有關情況。

唐代宗在便殿,召見裴諝,問他:「賣酒專利,一年能夠收入多少?」裴謂沉默了很久,沒有回答。

唐代宗再次問他。裴諝回答說:「我正在思考問題。」

唐代宗問:「思考什麼問題?」

裴諝回答說:「我從河東地區回來,沿途經過300里地,只見農民發愁哀嘆,地裡沒有種莊稼。我以為陛下見到我,一定會先問百姓的疾苦,沒想到卻責問我營利之事。孟子說:『治理國家的人,只要實行仁義之政,就可以了,何必要談賺錢營利的事呢?』」(《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唐代宗往前坐了坐,恭敬鄭重的說:「如果不是您,我就不可能聽到這樣有深意的話了!」

(均據宋代孔平仲《續世說》)

──轉自《正見網》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