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30年主犯判死緩 官盜一家形成產業鏈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2月01日訊】近日,大陸最大盜墓案主犯姚玉忠上訴案宣判。遼寧高院裁決維持一審判決。判定姚玉忠犯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搶劫罪,倒賣文物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據陸媒報導,11月29日,姚玉忠的辯護律師畢寶勝表示,28日他已收到遼寧高院的終審判決書。

據遼寧省朝陽市檢察院指控,在盜掘朝陽市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等古墓葬過程中,姚玉忠等各犯罪團夥實行資金提供、設備投入、勘探古墓、盜掘墓葬、銷售分贓「一條龍」作業。姚玉忠控制的9個盜墓團夥,分布於遍佈7省區10個市。

據報導,該盜墓團夥的「大哥大」姚玉忠,1962年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人。這裡是五千多年前華夏農業文明的代表——紅山文化所在的區域。紅山文化遺址挖掘本身比較容易,一般挖幾十厘米深就能挖到文物,但難度在於,如何在荒野中找到準確的挖掘點。

盜墓圈內人傳言:姚玉忠會看天象,能根據星斗的位置、手中的羅盤在方圓百里內確定一塊墓穴的位置。只要是姚玉忠認準的地方,他一定要挖到東西才肯罷手。一次沒挖到,下一次再來挖,所以他常會對同一個地點多次挖掘。姚玉忠盜墓30年期間,被盜墓界稱為「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

據其同夥稱,從2013年到2014年短短一年間,他們外出作案兩百多次,姚玉忠根據星象、山脈和風水走向來確定墓葬的大致區域,再根據民間的資訊和資料來判斷墓葬的大體位置,最後再用自制的名為「扎子」的工具探土、探積石塚。這種工具性能高於傳統的洛陽鏟,能帶出地下土層,專門適合盜掘紅山時期的文物。

地處內蒙古赤峰地區的紅山文化遺址近三十餘年來一直處在被盜挖狀態,已接近枯竭。2014年底,遼寧省朝陽市境內朝陽市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外周邊,大批古墓葬群、古文化遺址遭到破壞性盜掘,大量文物被盜。專家表示,中共保護文物不力,牛河梁遺址的邊界劃定不準確,標記不明顯,也給盜墓賊提供了可乘之機。

考古與盜墓史研究學者、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兼職教授倪方六認為,大陸的盜墓「十分猖獗」。以保守數字來說,現在每年被盜的大小古墓達數萬座。如果加上城市建設和房產開發中被毀的古墓,數量是十分驚人的。

究其源頭,目前盜墓在大陸已經產業化,形成了一套盜墓產業鏈。甚至出現了警匪一家的銷贓方式。文物工作人員、公職人員參與其中。例如內蒙古赤峰市紅山文化研究會的會長和副會長,則假借專家學者的身份從事非法文物交易,甚至常常第一時間趕到盜掘現場坐地收贓。

有評論認為,中共在當政的歷次政治運動中,所採用的挖墳和辱屍的方法,令民間上行下效;民盜比起官盜,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記者李倩倩報導/責任編輯:山林)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