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千佛山兩大謎團未解 千佛老祖竟是一位少女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1月23日訊】四川綿陽的千佛山位於安縣、北川和茂縣三縣交界處,海拔3033米,面積約122平方公里。因山頂有佛祖廟,廟中供有千佛老祖像而得名。佛祖廟有兩大謎團迄今未解,而傳說中的千佛老祖,其實並不老,反而年輕得讓人難以置信,她是一位羌族少女的形象。

據考古專家鑑定,佛祖廟始建於唐代初年,宋代擴建,後在戰亂和自然災害中受損。清朝光緒乙卯年(1879年)恢復重建,部分牆體由原來的木質結構改成石條,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佛祖廟雖然沒有名山古剎的古雅,但其罕見、獨特的建築風格卻有著其他寺廟無法比擬的凝重。

這座由唐代皇帝親批建立的廟宇有前殿、後殿之分。前殿全部用木料建成,可供香客食宿休息。沿石階而上,幾米之外便是後殿。後殿是正殿,牆體、拱門、供台和廊柱全部用重一兩噸的青石條修砌而成。

呈拱形的殿堂門楣上有唐代石刻「大雄寶殿」,石門框上有「靈明顯應唐宋創修昭千古;佛國威嚴清造石室垂萬年」的門聯,和題款為「大清光緒乙卯」的石刻,歷經千年歲月滄桑,依然清晰可見。殿中石供台上的香火四季長明,隱隱可見當年鼎盛時期的雄姿。

關於佛祖廟的傳說在千佛鎮民間流傳很廣。據傳,千佛老祖原本是一個善良聰慧的羌族少女,修煉成仙後,要在凡間建一座廟宇,護佑這一方民眾。千佛老祖原本想在北川縣大水井選址建廟,後發現地基承受不起,就選中了安縣、北川、茂縣交界的藥王山。

當地傳說中記載,千佛老祖與藥王商量借山建廟,藥王同意借,但期限只有300年。千佛老祖借山建成廟宇後,將藥王山改名千佛山。由於沒有按期將山歸還給藥王,因而每隔300年,佛祖廟就會受到戰亂或自然災害的損毀。

佛祖廟建成後,千佛老祖多年來看護著這一方百姓。據清道光版的《石泉縣誌》記載(北川縣原名石泉縣),佛祖廟「有龍湫,祈雨甚靈」。每遇乾旱天災,百姓祈求千佛老祖施恩降雨,每每靈驗。

另外,佛祖廟還有兩個未解之謎。一個是廟裡有一口重約1200餘斤的大鐘。據千佛鎮千佛村村民、今年93歲的黃天金說,廟內原有一口直徑6尺,壁厚6寸,重1200餘斤的大鐘。大鐘內外壁刻有佛祖及善友之功德,晨暮鐘聲響起,清脆之聲遍傳安縣、北川、茂汶三縣,可惜此鐘在1958年大鍊鋼鐵時被毀。

2013年3月底,挖掘機在廟宇正殿一側的地下,挖出了大鐘的碎片,依據上面殘存的字樣,證實大鐘是在清光緒乙卯年建成。

人們不禁疑惑,1200餘斤重的大鐘究竟是在哪裡鑄造的?如果是在山下鑄成,再搬運上山,即使在現在,僅憑人力也不可能將大鐘運抵海拔2000米地方,如果在山頂鑄造,根本沒有鑄造條件。

另外一個難解之謎是,千佛山不產青石,那建廟用的一兩噸重的青石條又是哪裡來的呢?

如果也是從山下運往山頂的,在古時不通路,沒有運輸工具的情況下,幾噸重的青石條又是如何運上山的呢?還有,這些石條又是怎樣砌上牆體的呢?頗令人費解。

2013年4月24日,負責修復佛祖廟的老鄧說,原址重建用的全是佛祖廟原有的條石,為了將這些巨大的條石弄上牆,不得不花了3天時間,從山下開了一輛小挖掘機上山,藉助挖掘機的力量,才將石條吊上牆體。

佛祖廟的大鐘和巨大的青石條究竟是如何被運上山的,迄今仍是一個謎。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