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盜墓賊挖出2千年前雞湯 幕後大佬是公安局長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1月17日訊】近日,一夥盤踞山西省聞喜縣的黑惡勢力和盜墓團伙被「一鍋端」,包括公安局副局長等232人被抓獲。該團伙數次盜竊珍貴古墓葬,曾挖出距今至少2200多年的「雞湯」,後經鑒定,該墓穴為東周時期的墓葬,位於邱家莊村土塔附近。

公開資料顯示,山西省聞喜縣地處山西省南部,地下文物豐富,不僅有新時代、仰韶、龍山時期和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還有春秋戰國、漢、唐、宋、清等時期的多處古墓群。

陸媒11月15日報導稱,記者採訪時犯罪嫌疑人李某學講述,盜挖出裝有雞湯的青銅鼎的當晚,他們一伙人共盜挖兩個墓穴。

李某學交待:「我們開了第一個坑後,我和秦某就下坑清貨了,我倆從墓里清出耳杯,清完貨上去後,其他人已經把第二個盜洞挖好了」,然後他和另兩人下坑清貨時,他清出來了一個青銅鼎,拿該鼎時,異味極大,並且非常重。

隨後,李某學用手電一照,發現鼎身有水。雖然盜墓多年,但這種情況自己還是第一次遇見。

清理完墓穴後,李某學和犯罪嫌疑人張某俊來到帶水的青銅鼎旁,費了不少勁才將鼎蓋打開,眼前的呈現是鼎內一鍋「透亮的雞湯」,裏面雞塊像是剛在鍋里燉好的。

李某學十分肯定說,這鍋「雞湯」當時看着就像前幾天熬的。過了幾秒鐘後,雞湯迅速變成了黑色。一股更加強烈的惡臭撲鼻而來。

李某學說,「我也知道鼎是古人盛放食物用的,但經過幾千年還能保持這個狀態,確實是第一次見。」正因為如此,這個鼎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如今4年過去了,仍記憶猶新。

報導說,該盜墓團伙大多數成員為小學或初中文化程度,但盜墓經驗十分豐富。

他們中甚至有人能用一根人工探桿準確扎到墓穴,還可根據探桿上的泥土和下面土質的疏鬆程度判斷出墓穴的大概年代。挖出「雞湯」時,除了李某學和張某俊外,還有不少人在現場,由於青銅鼎裝雞湯年代久遠臭不可聞,索性大家根據氣味給它取名「臭鼎」。

他們把鼎內的雞骨頭、湯水倒掉後做簡單處理後,將「臭鼎」拿走,「臭鼎」拿回家後經過幾天的晾曬,臭味依然不減。隨後,「臭鼎」以36萬元的價格賣出。

根據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線索,聞喜縣公安局經過多方努力,最終將「臭鼎」追回。

據報導這個「臭鼎」:圓口,帶蓋,三足,兩耳,鼎口直徑約三十公分,鼎高約三十公分,鼎蓋和鼎身上都有精緻的龍紋工藝。

後經公安機關鑒定,該墓穴為東周時期的墓葬,大概推算,距今至少有2200多年。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說,盜墓分子對文物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無論從古墓的研究價值還是文物本身都是不可挽回的。

他說,「如果一墓葬對研究歷史有10分的作用,被盜墓分子破壞以後,它的研究價值就只剩下1到2分。」作為一個文物工作者,是非常讓人痛心的。

對於「千年雞湯」,李伯謙也直言「罕見」:「幾千年的雞湯保留到現在,不光容器的密封性要做得非常好,墓葬的密封性也要做得非常好,這是基礎。」

對於它的研究價值,李伯謙分析,從骨頭湯可以分析是什麼樣的肉、用什麼器皿裝的,這都和當時禮制有關,包括當時什麼身份的人享受什麼樣的生活待遇。

他說,「也有可能是祭祀用的陪葬品,供死者在陰間使用,這對研究古代的一種社會生活、倫理觀念也就有巨大的價值。」

李伯謙去山西省聞喜縣考察後,他說:「聞喜縣的盜墓活動比較猖獗,政府也多次打擊過,但由於有經濟價值的誘惑,此起彼伏一直存在」。

11月15日,陸媒報導,山西省聞喜縣以侯氏兄弟侯某發、侯某海、侯某亮、侯某江等人為首的「黑社會」團夥,長年在當地從事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敲詐勒索等違法活動。

報導說,警方近日已經打掉了這個盤踞十多年「黑社會」團夥,共抓捕232人,仍有40人在逃。被抓捕的包括公安局2名副局長、7名公安幹警、4名輔警,這些人共同構成侯氏兄弟涉黑團夥的保護傘。

(記者文馨報導/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