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川普訪華隨團40企業 為何缺科技金融

【新唐人2017年10月31日訊】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將在11月初首次訪問中國,預計將有40家美國大公司及企業的領袖隨行,其中農業企業與能源公司佔主導,據稱交易的成功將大量減少美中貿易逆差,為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不過這次缺少科企和金融企業隨團,我們來看看為什麼。

美國總統川普將在11月8號至10號訪問中國,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並出席一系列雙邊、商業及文化活動。

屆時將有40家美國企業的領袖隨行,其中能源及農業公司領袖占多數。隨行企業名單包括全球最大谷物公司之一的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化學與農業企業陶氏杜邦(Dow DuPont),還有美國通用電氣、霍尼韋爾、波音等。而能源企業領袖多達10位,份量最重。

據報導,目前川普政府正在與中石化公司就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能源投資項目,進行談判。如果協議達成,將為剛被颶風肆虐的德克薩斯州和維爾京群島新增數千個就業機會,美國原油庫存也可望因此下降,有利於全球油市供需再平衡。

熟悉談判內情的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僅中石化協議就將每年減少兩國間貿易逆差100億美元。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貿易逆差實在是太大了,這次不能夠完全解決,之前中國願意開放美國農產品牛肉的進口,我覺得那是第一步,現在是第二步,然後再漸漸的越來越開放,中國可以願意這樣配合的話,那對中美關係是一個很好的發展。」

不過這次隨團的企業,金融業完全缺席,科技企業也沒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認為,這是因為雙方沒有談妥,因而美國寧願帶去能源這種中國迫切需要,而美國又剩餘的產品。

俞偉雄:「尤其金融業在中國有很多的管制,現在階段,不太可能開放讓美國的金融業在中國駐點,所以就沒有。坦白講,之前都已經談好了,這次只是正式的去簽字,金融業科技業還沒有談妥,所以就沒帶過去。」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承認,市場准入、知識產權和關稅都是比較複雜的問題,需要較長的時間磋商。羅斯說,期望能夠與中方達成「直接成果」和「具體協議」。

至於缺少科技行業,俞偉雄認為,一方面是美國的很多科技公司在中國已經占了很大市場,特別像蘋果大部分都是在中國製造,而對於谷歌和臉書等信息產業,中共為了封鎖信息是絕對不允許的。

路透社引述消息說,這次缺少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原因是,中國存在市場准入問題。報導說,更讓外國科技企業感到不快的是,中共要求企業把關鍵數據存在中國境內,並需接受安全審查,企業擔心這可能使商業秘密面臨風險。

中國問題獨立評論員李善鑒認為,這次隨行企業缺少科技行業還有3個原因。

中國問題獨立評論員李善鑒:「一個是他的一次訪問很難改變環境,第二個美國的高科技公司對川普實際上是有偏見,第三個川普他的政策中心也不在於推進美國的高科技公司在中國如何如何,他更關心的是銷售美國的產品、資源和增加美國人的工作機會。」

俞偉雄表示,中國應該在開放金融市場和信息自由等方面多下工夫。

採訪編輯/劉惠 后制/周天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