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畚箕 達人轉做飾品延續工藝生命

【新唐人2017年10月07日訊】社區廣角鏡(第497期)住在台灣彰化的畚箕達人蔡武雄,從10幾歲做到現在,已經超過一甲子,他特別做出迷你版小畚箕,把原來的生活用品變為裝飾品,就是為了讓這項技藝能流傳下去。

畚箕達人蔡武雄:「成熟竹子表面較紅,若竹子年齡較少表面較白。」

鋸竹子,修掉竹節,拿竹篾刀加上一根木棒敲打,將竹子切成兩半,雖然看似輕鬆,蔡武雄說,做畚箕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原料的取得。

畚箕達人蔡武雄:「可以買篾青(製作)就較不困難,若是買不到(篾青),還要自己剖竹子,算做不到(工錢),費工。」

蔡武雄說,傳統大的畚箕一個要做一個小時,這個裝飾用的小畚箕,做工細膩也要花半個小時,首先剖好的竹子,還要用刀工將竹片再分成兩層,若要做更小的畚箕,還要將竹片修的更細,等竹片風乾之後,才可以開始編織。

畚箕達人蔡武雄:「交叉,一個上一個下。」

畚箕達人蔡武雄:「做這個小的可以讓人用來插花,放置物品,讓人觀賞,吊在牆壁也很美。」

二水海豐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編織畚箕,賺取生活費,畚箕用途很廣,是農業社會的必需品,社區媽媽們也將畚箕用在舞蹈表演的裝飾,大跳畚箕雞舞,創造畚箕新生命。

新唐人亞太電視葉錫鴻台灣彰化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