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頻】格鬥孤兒與低端人口

【新唐人2017年08月30日訊】趙培:星期一的熱點互動,咱們談了涼山的「格鬥孤兒」的事情。這個事情很簡單,就是涼山的孩子為了又出路,就去拳館學搏擊。當然,這些孩子的訓練是很艱苦的,大陸網友很同情。中共當地政府迫於輿論的壓力,威逼利誘把有些孩子弄回家了。但是,大陸記者發現這些孩子回家之後慘,可能只能吃土豆度日,生活上也沒有出路,只能跟隨父輩的腳步出外打工,維持個溫飽而已。

咱們在節目中,談到了體制問題,中共的戶口、教育產業化改革、中共的壟斷等等各種因素讓中國的貧富差距懸殊,與此同時,中國階層固化,窮人很難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自己的階層。今天,咱們不去比較外國,咱們就說中共與中國古代社會的對比。

中國最早的孤兒院出現是南宋淳祐七年創立於臨安的慈幼局,吳自牧在《夢粱錄》說,政府收養被拋棄的孤兒,有病的給治病,孩子們每個月都有「錢米絹布,使其飽暖,養育成人,聽其自便生理,官無所拘」。如果有人要收養孤兒,政府每個月「給錢一貫,米三鬥,以三年住支」。寶祐四年,這個慈幼局制度推廣到全國。

南宋的孩子比起中共吃土豆的孩子幸福的多,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可以在臨安找工作、買房子。中共統治下的孩子可以嗎?很難,中共的專家說,要清理北上廣深的「低端人口」。實際上,中共也是這麼做的,通過戶口、入學、暫住證這些制度把人趕出大城市。換句話說,榨幹你的血汗之後再把你踢走。

這種困境來自於共產主義的謊言——按需分配,也就是你想要啥,就有啥。社會主義階段達不到,那就靠共產黨來分配。共產黨這個謊話的最大問題在於物資不是無限的,是有限的,肯定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共產主義的實際分配標準是按照階層或者說是團體分配,比如說毛澤東時代的分配規則就是按照幹部的級別分配,毛澤東就是全國首富,別墅遍佈全國,下面一級的幹部享受中央級別的特供、住別墅、有專車等等,到了下面的農民,那就是半農奴階層,連討飯都要審批,一次大飢荒餓死3000多萬人,這裡面很少有城裡的工人階層,大部分都是農民。

共產黨的這種分配辦法到了改革開放之後就是腐敗,無論中共還是蘇聯共產黨都走向了極端的腐敗。「腐敗」這是一個咱們老百姓看到的,但實際上還是按照階層進行分配。江澤民、薄熙來、周永康這個階層實現共產主義了,按需分配,想要多少錢就從國庫分多少錢。那麼城市裡的農民工拼盡全力,只能解決溫飽,自己在城市裡安家的權利都沒有,他們被中共稱為「低端人口」。中國人要想咱們的子孫不再遭受奴役之苦,只能讓共產黨下臺,咱們按照普世價值進行公平的分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