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8月09日訊】箍桶是台灣早期廣泛使用的生活用品,在台灣有位78歲的老先生,不但能用手工製作箍桶,還是現在唯一能做出「龍鳳桶」的工匠。但由於沒有人傳承,這項傳統文化技藝,可能面臨失傳。
將檜木板料刨出斜邊,合併在一起的兩塊木板中間要留縫隙,縫隙大小全憑老師傅的經驗,沒有標準和公式,完全掌控在老師傅的頭腦裡,這就是箍桶 不會漏水的關鍵技術。
手工箍桶達人吳文郎:「有一條空隙白白的嗎?頭尾沒有(縫隙)//長短的關係,若是(板料)越長,(縫隙)要越大,大縫要有一個程度,太大也不行,(靠經驗嗎)靠經驗而已。」
手工箍桶達人吳文郎說,將木板組裝成一個圓型的桶身,裝上底座,最後在桶身框上兩道白鐵線圈固定,一口美觀實用的木製箍桶就完成了。但,完成品還要敲敲看箍桶是不是做得紮實。
手工箍桶達人吳文郎:「看敲擊聲音紮不紮實。」
特別的是這個日據時代所使用的檜木澡浴器龍鳳桶,也是使用箍桶工法製作而成,外面有洞口可以加熱,裡面還有加熱器相當特別。
手工箍桶達人吳文郎:「這個(加熱器)會熱,水碰到這個(加熱器)就會熱。//我們這個檜木,檜木的溫度,用蓋子蓋住,水的溫度不會散失。」
由於市場的變遷,傳統箍桶技術面臨失傳危機,吳師傅雖然沒上過學,但對傳統技藝凋萎、沒落的現象極為憂心,因此堅持延續傳統文化的理想,希望能讓更多人體會檜木桶對人體的益處。
新唐人亞太電視葉錫鴻、台灣彰化報導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7/08/10/a133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