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論《梅花詩》的多重天機

梅花詩》用詞特色

「黃金」不是gold,
「再見」並非道別 say goodbye,
「二八」不等於十六,
「燕子」不屬飛鳥,
「洪水」無關水災。

以上五個字詞依序分屬於《梅花詩》的第一章到第五章(全文附於最後作為參照),如果你能分別出這五個字詞在《梅花詩》中的解釋實可再分為兩類,那算是對於《梅花詩》的內文含意較有認識的。簡單說明如下:

「黃金」本意就是指貴金屬,英文為gold,但是在《梅花詩》第一章(其一)的「不信黃金是禍胎」中則另有他意,指宋朝時北方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國。

「二八」在古文中多指十六,如二八佳人,二八年華,指十六歲的青春少女,而在《梅花詩》第三章(其三)的「年華二八乾坤改」中則別有他意,為「八八」,指元朝的年祚。

「燕子」本意就屬飛鳥,但在《梅花詩》第四章(其四)的「飛來燕子尋常事」中則另有他意,喻指明朝初期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

「洪水」本意就是可能造成災害的大水,但是在《梅花詩》第五章(其五)的「洪水乍平洪水起」中則另有所喻,指清朝晚期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運動,而引發的顛覆滿清反動浪潮。

前述四個字詞在《梅花詩》中的用法都是別有他意,而非字詞本意。唯有第二章(其二)中的「再見」不同,是用其中文字詞本意「再次見到」的意思,也就是並非道別say goodbye的意思。因此,「再見雲龍向北飛」之意並非指「元兵入臨安。恭宗北狩。」

《梅花詩》有多重天機
《梅花詩》字詞優美而有畫境的詩意魅力使人迷醉,再加上其中隱喻之意似乎相當淺顯易懂的表面假象,而形成了某種輕柔若無的魔幻障礙,不知覺地阻擋了人們探索其更深的隱含內容。

與其他幾種「<預言>」作簡要比較如下就可知,《梅花詩》的簡約字數與其所著作的時間年代似乎並不太稱合:

周朝 《萬年歌》 ──> 精簡
三國 《馬前課》 ──> 精省
唐朝 《推背圖》 ──> 豐富
唐朝 《藏頭詩》 ──> 龐雜
宋朝 《梅花詩》 ──> 簡約!
明朝 《燒餅歌》 ──> 繁瑣

周朝時文字書寫於竹簡上,一者製作不易,二者由竹簡再韋編成的卷冊都有相當的體積與重量。因此,《乾坤萬年歌》用字「精簡」為絕佳良策。

三國時分裂敵對,諸葛亮行軍於外,書寫可能也只用簡單的皮革或布匹。因此,《馬前課》用字極為「精省」似乎在所難免。

唐朝時造紙技術已成熟,尤其李淳風所在的朝廷紙張應當不缺。因此,載有精細圖畫的《推背圖》「豐富」內容,以及有著「龐雜」對話型式的《藏頭詩》內文,都需要有紙張的普及存在才容易書寫描畫及翻抄流傳。

明朝時當然紙張普及,因此有「繁瑣」對話型式的《燒餅歌》內文並不意外。而宋朝的《梅花詩》竟是用詞如此「簡約」,相較之下頗有違和之感。

況且,這六種「<預言>」基本上都是以隱晦的字句預先述說各朝代間的遞嬗更迭。所以在精簡用字的《乾坤萬年歌》與《馬前課》之後,《推背圖》、《藏頭詩》、《燒餅歌》在有紙張可便於陳述的狀況下,都是各展神通的多加變化敍述。

也就是說,時間上較後產生的「<預言>」會有推陳出新的特點,或者豐富圖畫,或者龐雜內容,或者增述繁瑣。如此有所增益,才不致落得老調重彈。

唯獨《梅花詩》十章很明顯地可看出在隱述十個不同朝代時期的狀況,而每章僅四句,每句七個字。當然也可以說其述說形式確實也有別於其他幾個「<預言>」,但更可能是《梅花詩》有多重天機,而變化為另一種境界的表現形式。@

**本文為作者觀點,轉引本文請註明作者與出處,請勿抄襲或變改內容**

宋‧邵康節先生《梅花詩》十章
其一
蕩蕩天門萬古開 幾人歸去幾人來 山河雖好非完璧 不信黃金是禍胎
 其二
湖山一夢事全非 再見雲龍向北飛 三百年來終一日 長天碧水歎瀰瀰
 其三
天地相乘數一原 忽逢甲子又興元 年華二八乾坤改 看盡殘花總不言
 其四
畢竟英雄起布衣 朱門不是舊皇畿 飛來燕子尋常事 開到李花春已非
 其五
胡兒騎馬走長安 開闢中原海境寬 洪水乍平洪水起 清光宜向漢中看
 其六
漫天一白漢江秋 憔悴黃花總帶愁 吉曜半升箕斗隱 金烏起滅海山頭
 其七
雲霧蒼茫各一天 可憐西北起烽烟 東來暴客西來盜 還有胡兒在眼前
 其八
如棋世事局初殘 共濟和衷卻大難 豹死猶留皮一襲 最佳秋色在長安
 其九
火龍蟄起燕門秋 原璧應難趙氏收 一院梨花(註1)春有主 連宵風雨不須愁
 其十
數點梅花天地春 欲將剝復問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 四海為家孰主賓

註1:「梨花」為作者之依據版本,另有別的版本內容為「奇花」。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曉玉)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