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名人早晨都做什麽? 這7件事極為相似

【新唐人2017年06月14日訊】在現代充滿競爭的商業戰場中,創意就是商機,創意就是生意。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家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世上很多富有創意的名人或企業領袖都會好好利用晨間的時光,那麼這些人早晨都做哪些事情呢?

據美國inc.com網站的整理,創意名人或企業領袖有七種極為類似的晨間習慣,如果你的早晨生活仍是空虛、雜亂、瞎忙或無所事事,或許可以參考一下,讓這七個好習慣也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讓你更富創意。

1.早起

在黎明之前起床,可以讓你更有創意,因為在晨間你的頭腦更清醒,思路更清晰。不僅如此,早起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從容地去做體能或心智上的鍛鍊,避免了晚起趕著上班工作的壓力。

許多創意名人都是一大早起床的。例如西方著名的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作家格裡沙姆(John Grisham)和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等人都是早上五點起床,百事可樂公司的CEO盧英德女士(Indra Nooyi)早上四點起床。

2.冥想

研究證明冥想(Meditation)和內觀(Mindfulness)有助於提高創造力,特別是一種所謂「開放式冥想」(open-monitoring meditation),它讓你覺察你周圍發生與思維中所出現的一切,將注意力放在當下並不做評判。

美國著名的Entrepreneur on Fire網站創辦人杜瑪斯(John Lee Dumas)、TaylorPearson.me網站創辦人皮爾森(Taylor Pearson)、WP Engine網站創辦人柯恩(Jason Cohen)、新創美妝公司Birchbox創辦人布萊德蘭德(Brad Lande),都使用冥想的方法使自己更有創意思考。

3.散步

散步是一種很和緩而且很棒的活動,對於許多有創意的領袖來說,晨間步行是非常珍貴得獨處時間,他們利用散步時間思考,產生一些好的點子。

加味瓶裝水公司Hint Wate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戈爾丁(Kara Goldin)每天早起健走。她在接受《商業內幕》採訪時說:「我需要這段(健走)時間來清理頭腦,接觸一些我喜愛的事,將注意力放在自我身上,如此可以讓我應付今天可能出現的挑戰。」

美國知名作家紐波特(Cal Newport)也喜歡在安靜的早晨時間散步,他說在世上都沉靜的時候,一些饒有意思的想法便自然湧現。

4.運動

早起運動可以增進血液和氧氣循環至大腦中,讓大腦釋放出內啡肽(Endorphin,亦稱安多酚或腦內啡),使人感到心情愉快,並能促進身心健康。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Michelle Obama)早上四點半就起床從事運動。當然,晨間運動不一定是那種得花上一個小時的核心訓練或者心肺運動,像知名影星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和帕特羅(Gwyneth Paltrow)的晨間運動是做瑜伽,即使只花十分鐘的時間隨著音樂起舞,也能讓你充滿能量準備應付一天的挑戰。

5.完成待辦清單及重要事項

成功的人通常會在早上(或前一天晚上)列出當天要完成的待辦工作清單,也就是為今天設定目標。

世界知名的文學家馬克吐溫曾說:「如果你的工作是吃掉一隻青蛙,最好一早就先把青蛙吃掉。如果你的工作必須吃兩隻青蛙,就先從最大的那隻開始吃吧。」

也就是說,除了列出工作清單之外,你還必須設定工作的優先順序,最好是在你頭腦清楚、精力旺盛的早晨中把重要的、困難的工作完成。企業家克利爾(James Clear)說,把困難的事放在前面去做,那麼你的這一天注定是要苦盡甘來,最後你會更快樂更輕鬆。

6.接收信息

有創意的人通常會避免一早就去檢查電郵,而是選擇去做一些他們認為更重要的事。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們不接收任何信息。

例如:美國VaynerMedia網站創辦人維納查克(Gary Vaynerchuk)是看新聞節目,加拿大富商奧利裡(Kevin O』Leary)是看債券市場與商業電視新聞頻道。美式足球明星暨GoSmallBiz.com網站創辦人兼執行長塔肯頓(Fran Tarkenton)則是廣泛閱讀不同的報紙,他從中看到許多事情的不同觀點,進而影響他的人生和他經營的企業。

7.接觸你關心的人

創意名人在每天早上接觸關心的人,可以讓他們感覺到其所做的一切深具意義。維納查克說:「(早上)我利用一點時間和他們(家人)相處,說說話,只是瞭解一下他們的情況,我很珍惜這些短暫的相處時光」。FOCUS Brands公司總裁柯爾(Kat Cole)表示:「和其他人一起聊天、學習與思考,讓每一天有個非常有意義的開始。」

綜觀這些創意名人的習慣,重點無非是要你照顧自己、找出重要的事、不斷學習、避免孤立。其實每一個人都不是一樣的個體,這些習慣雖然很好,你也不一定要照單全收或一味地模仿,只要能達到目的,做一些改變也無妨。

──轉自《大紀元》(記者李實真編譯)

(責任編輯:曉玉)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