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5月24日訊】在台灣的新住民,目前約有64萬多人,約2萬人口在屏東縣,為了鼓勵新住民更融入台灣社會,日前在孫立人行館舉行一場新住民市集,齊聚五大洲的異國文化特色。
當搖動框架時,竹棍與竹筒互相碰撞會發出「格、格」的聲音,每個搖竹只產生一個音符或和弦,需要幾個人共同合作,這是一種印尼用於慶典的傳統樂器。
印尼新住民賴雨芳:「這是印尼的古老的樂器,它叫印尼話叫做angklung,它是有八個音的do re mi fa so la si do。」
民眾鄧小姐:「還滿特別的,跟我們平常的一個樂器不太一樣,能夠弄竹子搖出聲音滿特別的。」
小朋友:「可以體會到印尼的傳統樂器。」
還有這頂泰國的斗笠,旋轉起來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泰國水果,泰國新住民王榮芬透過遊戲,讓民眾認識故鄉的農特產。
泰國新住民王榮芬:「這個叫山竺,羅馬拼音叫mang-kund, mang-kund。」「這個是越南斗笠嘛,又可以帶著。然後還可以學單字,希望台灣民眾多多認識我們的泰國水果。」
民眾彭小姐:「然後認識他們的發音,因為現在基本上, 他們很多都是就是那個外配二代了。」
展場上五大洲各具特色的作品,全來自新住民推廣母國文化特色的巧思,不但讓新住民走出自我,也從新找到故鄉的味道。
屏東社會處處長劉美淑:「對於一個移民或者是一個移工來講,會是一個友善跟可以解鄉愁的一個地方。」
賴雨芳丈夫黃聰成:「有幫助可以走出那個家庭, 去推廣他們的文化融入台灣的社會。」
屏東縣長潘孟安:「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夠去把當地,母國的文化歷史,或者非常多的傳統服飾,或是美食,都能夠來做交流。」
經由活動,尋找故鄉的味道,也讓民眾認識到多元創意的族群風貌。
新唐人亞太電視李金菊、林美華台灣屏東報導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7/05/24/a1326087.html